首页 > 访谈 > 正文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发表时间:2025-04-03 18:14:08来源:山西日报

【聚焦两会——微议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引起代表们热烈响应。一回到驻地,省人大代表、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杨志刚就语音连线山西合唱联盟副主席任新宁教授,传达会议精神,畅聊体会感悟。
  杨志刚:告诉你个好消息,今年省政府将集中力量办好的12件民生实事中,就有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我省在持续推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多举措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又迈进了很大一步。
  任新宁:好消息啊!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令人振奋!
  杨志刚:是啊,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广泛开展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
  任新宁:去年,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杨志刚: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深受人们喜爱的合唱艺术参与面广、关注度高,各种各样的合唱团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任新宁:客观来讲,群众合唱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合唱团没有固定排练场地、经费来源、演出场所,这严重制约了我省合唱事业的发展。在一些群众合唱比赛中,选择性聘请部分专业老师和专业指挥参加到比赛中来,对提高我省整体合唱水准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如果一味攀比追求名次,就有悖于群众性活动初衷。
  杨志刚:这就需要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对举办相关活动做出明确规定,提倡节俭举办活动。此外,还应分级建立合唱比赛评委专家库,树立正确艺术导向,促进合唱事业长足发展。
  任新宁:让更多群众分享文化建设的成果值得期待啊!
  杨志刚:会实现的!

专家点评

  太原师范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晋文
  当前我省公共文化建设成绩喜人,文化惠民和文化亲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今后,还应从机制体制和规范管理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对标一流和示范引领。要加强公共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铸就一批本土领军人物和青年拔尖骨干,通过名家、名作、名牌和名工作室带动和支撑公共文化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公共文化领域民族性和时代性建设,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领公共文化健康繁荣发展,从而在文化化人和艺术养心中助推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

本报记者高桦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