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新的一年,大家再加把劲,争取让更多的村民跟着我们赚更多的钱!”新年伊始,在大同市平城区金家湾村的紫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会上,既是理事长同时也是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田杰发出了响亮的号召。
合作社由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带头出资,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这是紫金合作社探索的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也是平城区实施“双百工程”结出的硕果。
作为大同市首善之地,2021年,平城区深入落实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启动了通过实施百项行动牵引工程和树立百家示范党组织的“双百工程”,奋力蹚出一条基层党建科学化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平城新路。
在“双百工程”的全面推进下,金家湾村所在的白登山街道以“街道引导、村委主导、村集体合作社实施”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建立合作社的方式,让众多村民共享“双百”成果。
“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一天120元,偶尔还有加班费,今年我还要接着干!”53岁的杨玉娥常年赋闲在家,去年在合作社干了两个多月就赚了8000多元。
据了解,目前合作社共种植黑小米100亩,栽培西梅、李子等果树10700株,种植面积达到200亩,年收益200万元。2020年引入了高收益农产品——贝贝南瓜,仅此一项实现年增收50万元,解决村民长久就业20余人,临时就业50余人。
不止是乡村,平城区各大街道社区也都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走进振华街道永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墙上的“1330”工作法。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推进什么。”振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齐祥宇这样说。该街道推出“1330”基层一线服务群众抓落实工作法,从党建引领开始,通过“对准目标、找准问题、理清任务”三个方向,分别对应相应的“领导认领、党群会诊、责任到人”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任务兑现、问题归零、按时销号”三个结果,确保“一揽子”民生事在基层得到解决,实现百姓满意、民心顺畅、社会和谐。
天胜雅园小区一些居民擅自将公共绿化带“改造”为私家菜园,振华街道党工委牵头,多部门联合行动,事情得到了很好解决。该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雅娟告诉记者:“在‘双百工程’的牵引下,振华街道以服务群众为中心,由原来社区(村)干部唱‘独角戏’,变成了党员干部、区属部门、驻街单位等积极参与的党群会诊协商议事的‘大合唱’,实现了‘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治理目标。”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平城区,小南头街道西王庄村“借鸡下蛋”,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建起了以特色种植和田园体验为主导的“梨园水乡”项目;开源街道民和社区成立了大同市第一家社区经济组织——民和社区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整合社区现有资源,在推动社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便利……“双百工程”启动一年多以来,平城区基层治理的优秀工程和优秀基层党组织不断涌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扎实推进。
“我们这个贝贝南瓜又叫‘贝贝金瓜’,是最新的南瓜品种,相信今年我们的技术再成熟一点,‘金瓜’会真的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在金家湾村采访的最后,田杰书记展望道。
不难想象,有“双百工程”这一源头活水,该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金瓜”落地生根,结出一颗颗写满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甜美果实。
本报记者杨晓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