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 > 正文
乡村奏响“三重唱”
发表时间:2025-04-05 05:21:24来源:山西日报

【新春走基层】乡村奏响“三重唱”

 

  春节期间,晋北地区广袤的农村大地不如往日活跃,但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浩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草莓采摘园里,却是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不但有草莓,还有特别甜的小西红柿,价格也不贵,我已经是第二次带朋友来了。”游客小刘说道。
  作为云冈区近年来各类“农业游”的代表,成立于2020年的浩宇合作社,如今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人次。该合作社理事长庞明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80后”大同小伙。
  当初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返乡创业的他直言:“能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省里和区上的政策扶持,现在我已经建了12栋新型的钢架温室大棚,一年光采摘的收入就有200万元左右!”
  据了解,该园区计划总投资900万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云冈区最大的多功能生产实践基地。
  窥一斑而知全豹。近年来,云冈区积极发展农村文旅康养示范项目,以杨家窑村现代农业园区、北村曼园新生态园区、口泉乡和合园梦园醋疗康养园区为重点,加快农业采摘、旅游、康养、住宿等一条龙项目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与产业融合同步,科技创新是云冈区奏响的又一强音。
  走进口泉乡永成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共建的智库合作基地,试验员贾雨梦正在对新到的牛种胚胎进行检查。
  202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贾雨梦来到大同,担任了这家山西省唯一的OPU-IVP奶牛体外胚胎移植生产实验室的常驻科研人员。
  “我们这个实验室2021年7月1日成立,主要研究OPU-IVP奶牛体外胚胎移植技术,就是通过这项先进的技术自主培育优良的奶牛种质,促进奶牛的高效扩繁。”贾雨梦介绍道。
  近年来,云冈区立足自身情况与优势,以种业创新为突破口,围绕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制定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先后完成了北村西瓜、仝家湾蔬菜、口泉葡萄、上碗沟小杂粮4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大同市惠绿高寒农业有限公司晋黍9号繁育项目、大同市永成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乳肉兼用牛选育现代种业创新项目。
  无论产业融合还是科技创新,目的是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主体还是农民。
  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云冈区着力提升农民的能力与本领,全面加强“三农”领域队伍建设,花大力气加强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培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全程免费,车接车送,午餐也不要钱,这种好事当然积极了!”家住高山镇东店湾村的陈秀珍每天坐班车前往云冈区金农合作社参加培训。
  2021年,云冈区高素质农民年度培训任务2200人,年底完成全部培训任务。越来越多的农民搭上了这班顺风车,提高了自己的农业素养,也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不光是农业技能培训,在云冈区,各种技能培训近年来也是层出不穷。一方面有效发挥“高山大嫂”带动作用,加大技能培训频次和档次,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同煤集团宏瑞劳务派遣公司、区属规上企业等企业提供岗位就近就业。
  “我们在2020年已提供1199个岗位的基础上,再筛选出适合困难群众就业的工作岗位500个。截至目前,脱贫户就业人数达到675人,实现每个有劳动力的家庭都有工资性收入。”该区人社局负责人说道。
  如今的云冈区,农民的生活早已大变样:各类“农业游”发展如火如荼,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农民也不闲着,充电、打工、创业的比比皆是……
  云冈区通过奏响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和技能培训这“三重唱”,唱出了农民对美好明天的热烈憧憬,也唱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云冈声音”。

段伟华 李晏玮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