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 > 正文
乡村旅游打开致富门
发表时间:2025-04-09 03:40:21来源:山西日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旅游打开致富门

 

  驱车行进在唐河大峡谷,不多时便来到点缀山间的灵丘县红石塄乡上沿河村。隔河远望,冬日暖阳下,红瓦矮墙,原木门楼,古色古香的上沿河静谧恬适;漫步山村,脚踏石板,鸡犬相闻,修葺一新的上沿河灵动欢快。
  “冬天来的人少些,要是夏天,每天人不断。有拍照合影的,有在小院采桃李果的,大家都说进了村感觉就是进了世外桃源!”村干部孙强介绍,“以前,我们上沿河石头砌的低矮小屋走风漏雨,硬化的街道损坏严重。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县乡两级政府立足唐河大峡谷自然风光美的优势,决定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提升工程。”
  思路决定出路。总体规划确定后,上沿河村按照“水清、岸绿、田美、路硬、村洁”的要求,聘请在乡村建设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台湾著名建筑师谢英俊及其团队进行整体设计,以片区旅游化为理念,以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为重点,从山水、人文、产业、设施、空间、环境六方面,着手建设健康、有机、绿色、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幸福家园。
  具体实施中,该村统一清理归置了公共空间内乱堆乱放的闲杂废弃物品、柴火、建筑材料等,统一迁移了村内影响环境的牲畜养殖点。以灰、白、黄为村庄建筑主色调,改善建筑风貌,突出历史文脉特色,体现老村的厚重感;采用石板、鹅卵石、旧青瓦等当地乡土材料,对村内步道进行提升改造;打通村庄内部没有连通的道路,设立集中和分散停车场地,增设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粪尿分集公共厕所。同时,平整村边唐河河床内的耕地,再根据实际位置进行林草结合复原;制定水体保护蓝线,严禁向唐河两岸倾倒垃圾……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上沿河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然气入了户。每户院子里两个垃圾桶,一个是可回收的,另一个是不可回收的。院子里有了污水处理管道,生活污水再也不用考虑往哪儿倒了!全村都安了监控,白天黑夜敞开大门,不用担心丢东西。特别是厕所的两次改造,适用、卫生,不比城里的公共厕所差!先前那会儿,我们家有搬到城里住的想法,现在就是给我钱,我也不搬了!山好水好空气好,基础设施啥也不缺还时尚,谁愿意搬?山水沿河,就是我的家。”45岁的村民袁清乐呵呵地说。
  “去年,我们还推出了‘十里沿河休闲小镇旅游’,开发了漂流项目,特别火爆,一度在抖音游玩人气榜上排到大同地区第四名,成功入选大同全域旅游精品线路。今年,我们将借唐河大峡谷被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之机,扩建民宿,一步步把乡村游做好做强,推动乡村振兴。”孙强信心满满地说。

张丽媛 王鹏 马明清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