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集人文纪录片《襄垣·襄垣》在央视《老故事频道》播出后,我一集没落、完整观看,被其深深吸引,观后回味无穷。恢宏生动、大气唯美的镜头画面,配上抑扬顿挫、沉稳浑厚的旁白解说,让受众如临其境。襄垣人文自然之美,民俗风情与发展状况,让我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文化,愉悦了心情,可以说寓教于乐、获益匪浅,是一部难能可贵、值得一看的优秀纪录片。
这部跨越千年时空,反映了在太行山脉黄土高原这片热土上,世世代代生活的人们休养生息、构筑家园、保家卫国、擘画新颜的勤劳智慧、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与奋斗不息精神,他们筚路蓝缕建造家园,不怕牺牲捍卫家园,智慧创新重绘家园,书写了一部壮阔隽永的小城独特人文历史文化。
《襄垣·襄垣》纪录片虚拟和写实的手法交融,图文声像交相辉映,通过丰富直观、具有典型个性的历史资料、文物,以及一个个文化传承人现身说法,展示了小小襄垣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它承载千年的历史文化源头。
第一集《襄垣之上》推出的影像中,精美的新石器时期锥形七足土陶瓮的出土,见证了这里早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磅礴恢宏的虚拟历史战争场面,让观众穿越时空,见识了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的著名历史故事原来就发生在这里。赵国国君赵襄子兴建城邦,襄垣由此得名。让我们惊叹,小小襄垣居然蕴藏着绵延千载厚重历史文化。
第二集《天城物语》让受众多角度、多维度感受小小襄垣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生态,还有当地独具特色美食,特别是作为非遗文化的花馍,让人钦佩襄垣妇女的心灵手巧,她们手工制作的花馍真是独出心裁、巧夺天工,如同艺术品一般式样繁多、赏心悦目。
第三集《梦里初心》,制作者用大量的历史资料,翔实地记叙了出生于襄垣的东晋著名僧人、旅行家、翻译家法显的辉煌人生,他称得上是中国西出求法第一人。让我们感佩2000多年前的法显克服重重困难不远万里远渡重洋的艰苦卓绝和非凡毅力,他以实际行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和海外友人。襄垣小城人物故事,阐释着它的历史文化,增进人们对于其精神内核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人文与审美价值,令人震撼和感动。
第四集《太行长歌》让我看到襄垣县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播基地,早期共产党员梁品青在家乡襄垣成立了中共第一个党支部,之后组建了一个秧歌剧团。抗战中襄垣秧歌剧团发动人民与日寇斗争,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上党战役的主战场,襄垣人民唱响了解放战争的太行长歌。如今襄垣人民把非遗秧歌剧继续发扬光大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这集最吸引我的是亲历者出镜现身说法,既真实又生动,非常接地气。
第五集《把根留住》纯属非遗文化传承篇。这集纪录片中一幅幅五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炕围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天津杨柳青年画,炕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一样,让我感受到欢乐喜庆和古老的烟火味。纪录片将襄垣小城的精神文化内涵融入各种人物言行和场景中,包括对地方戏曲、民间绘画、手工制品等地域性民间文化的展现,构建起了一幅小城文化的斑斓图景,观众可以从中领会到这个小城的人文特质。
第六集《如梦家园》,让我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襄垣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奋发图强,经济长足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襄垣依托大数据,积极探索“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让曾经小小煤都古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先前当地空气质量比较差,如今,昔日的臭水湖被美丽如画的风景取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澈见底的保峰湖引来了成群结队候鸟驻足,它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夏日纳凉、休闲结伴散步的好去处,成为当下社会生活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襄垣·襄垣》短小精悍的故事,增加了纪录片的趣味性,使观众产生代入感、临场感;一个个亲历者现身说法,平凡人说平凡事,真实可信,拉近了内容与当下观众的距离。纪录片呈现的内容精美厚重,提倡了浮躁、物质的社会中所缺少的正向价值观,使观众有所启示、产生共鸣,让我们感悟了襄垣人民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见识了襄垣人民在继承发扬非遗产业上不断求新求变的创新力,领会了襄垣人民在建设自己美丽家园上与时俱进不断求索的创造力。可以说这是一部恢宏大气、雅俗共赏,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不失浓厚烟火气的优秀人文纪录片。
吴纯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