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长子县民间剪纸艺人李先娥创作出了一幅幅新颖别样的剪纸作品,喜庆新春佳节,共贺魅力冬奥。
2月10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位于长子县石哲镇岳阳村的李先娥家,只见她的剪纸台上摆放着“威震九州”“虎啸”“虎年大吉”等虎年新作品,件件惟妙惟肖、线条流畅。“今年除了一些虎年主题的剪纸外,我还专门剪了一些冬奥会、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很受欢迎。”李先娥边剪纸边介绍说。一张普通的红纸,经她的手左剪右剪,纸屑纷落,轻轻一抖,一只憨态可掬的冰墩墩便呈现在眼前。
一沓红纸、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就是她全部的剪纸工具。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背后,蕴藏的是李先娥丰富的想象力、入微的观察力、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精巧的“手上功夫”。
李先娥家墙上,挂着一幅长约150厘米、宽约60厘米的剪纸作品,她说,这是这么多年来,耗时最长的作品,她为之起名为“发鸠山”。“我先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又专门去山上转了几趟,之后构思、画描,用了四五天时间才剪出来。”在这幅剪纸作品中,神话人物炎帝、精卫及九窑三八洞、避风台、方山沟等景观都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生动展现了发鸠山的人文故事和自然风光。
谈到剪纸,李先娥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她从小看老一辈剪纸时萌生了兴趣,之后就靠着一腔热爱坚持了下来。“她从事这门手艺十几年了,作品深受大家的喜爱。作为家人,我非常支持她,也希望她能继续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艺术并参与进来。”李先娥的爱人曹仁山说。李先娥也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剪纸。
红纸与剪刀完美邂逅,便是一幅幅构思奇妙的艺术作品,这就是剪纸的魅力。小小剪纸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更剪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马赛泽峰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