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 > 正文
高质量“垂改”推动高水平保护
发表时间:2025-04-05 05:28:49来源:山西日报

我省以党建引领环保“垂改”,通过“垂改”推进监管体制顺畅运行,使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基层“垂改”落地
群众尽享实惠

  “你咋穿这么薄就出来了,冷吗?”“哎呀,家里暖和就穿得比较少。我家温度二十四、五度,你家多少?”“我家窗户每天都开着,就这还二十一二度呢。通了大暖就是好,便宜又暖和,多亏了李主任了。”新年刚过,曲沃县乐昌镇西南街村两个普通居民正在聊天,他们口中的“李主任”是该镇主任科员李啸。
  乐昌镇清真寺站附近的换热站辐射300多户居民,一网、二网及通往居民户家中的三网管道已接入完成,但去年由于土地纠纷问题换热站一直未能建成,所以这几百户居民仍是自己采暖。在镇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组织下,李啸等一班镇干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与居民户协调,终于在供暖季到来之前顺利完成换热站建设任务,使百姓家里通上了大暖。西南街村村民们纷纷表示:“我们的供暖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家都夸西南街村的干部、乐昌镇的干部干实事。”
  乐昌镇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于2020年4月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翟剑告诉记者,镇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立,畅通了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渠道,为乡镇开展工作腾开了手脚,能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核心问题的解决。
  环保“垂改”或直接或间接地给群众带来了红利。曲沃县丰惠新村位于大运路西,在推行集中供热项目落实时困难重重。镇村干部走街串巷、进门入户耐心细致做工作,通过努力,获得了居民们的普遍支持,丰惠新村小区集中供热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采访中,谈到集中供热,丰惠新村村民们纷纷打开话匣子。“过去虽然我们村是城中村,处于曲沃县繁华地段,距离周边学校也不远,但是村里房子不好往外租,就是因为供热问题,因为政府已经严禁使用烧煤取暖,基本条件达不到,就是交通方便房子也没人问津。”“自从集中供热后家里既舒适又干净,而且节能环保。今年来租房的人明显多了,而且租金也在上涨,我们可以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从而增加一笔收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给我们带来了绿色‘财富’。”
  据统计,全省设立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1522个,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实行“周调度、月汇总、季通报”工作机制,大力推广试点市经验做法,及时解决基层改革中的困难,通过深化“垂改”推进监管体制顺畅“换挡”。

全省监测“一盘棋”
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8时,大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抵达墙框堡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安家小村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开始监测;
  8时,临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到达地下水水源地进行现场监测;
  8时,长治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分组出发,赴辛安泉方向、沁源县方向、襄垣县方向采集水源地样品;
  8时,晋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第一组人员驱车前往白水河晋城市污水厂下游断面;第二组人员赶赴沁河山里泉断面。
  这是全省环境监测人员一天的开始,他们每天都在为我省生态环境把第一道关。
  我省环境监测机构建设起步很早,1976年,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就悄然面世;1981年,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各市、县环境监测机构陆续成立后,一直隶属于同级环保部门,接受同级党委、政府指挥调度,其监测数据首先服务于当地。全省环境监测队伍可谓按“块”管理。实施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旨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防止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构建监测管理全省“一盘棋”、监测队伍建设上下“一条龙”、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强化环境监测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亲历这次改革的一线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人员表示,随着垂直管理的有序推进,环境监测承受的不当干预明显减少,监测人员“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老大难问题逐步消减,环境监测质量明显上升。
  时至今日,通过改体制、调机构、划人员、抓规范,我省已初步构建了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分明、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新体制,探索建立了符合省情实际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下一步,将坚决对标对表生态环境部工作要求,充分借鉴兄弟省份的先进做法,聚焦靶向发力,扎实做深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由“塑形”到“铸神”的转化。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实际行动助力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保护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以党建引领环保“垂改”,在全国率先明确县级分局党组由县级党委批准设立;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盘活环保“一盘棋”;成立4个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组建副厅级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建立14个跨县(市、区)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省厅党组对各市党组开展政治巡察,加强对下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垂改”以来,我省以高质量“垂改”推动高水平保护,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全省各项约束性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省PM2.5年均浓度首次进入“30+”,达到38.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创“十三五”以来最大改善幅度。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首次进入“4+”,达到4.60,同比下降11.5%。全省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进入“千分位数”,为0.6%,汾河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今年,我省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晋”自勉,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现“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以实际行动助力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程国媛 王璟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