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 > 正文
田畴沃野绘新景
发表时间:2025-04-05 05:24:53来源:山西日报

田畴沃野绘新景

——看武乡县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串线成面,农村电商星火燎原……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武乡县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上奋进前行。

稳政策 强投入——
让脱贫基础更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多亏了党和政府帮我们重建房子,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看着自家的新房子,武乡县监漳镇监漳村村民王改梅很是感慨,“新房面积91平方米,施工预算12万元,省市财政给咱补助,镇里还来了施工队,我们又有了新家了!”
  2021年10月,武乡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王改梅居住的老房子受灾坍塌。县里全力以赴推进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农房修缮、生活保障等灾后重建进度,确保实现村不落户、户不落人、住有所居、冬有所暖。
  “水灌进了庄稼地,大型机械进不去,种的6亩玉米收不上来,就要烂在地里了。”家住故城镇茅庄村的王财生老两口急得团团转。
  武乡县委办公室驻茅庄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秋粮抢收工作,掰玉米、割谷子,捡拾、装袋……经过两天努力,共抢收秋粮约13.5亩、1.5万余斤,解了村民“燃眉之急”。
  “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有他们在,心里踏实。”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2岁的王财生老人激动地说,在各方力量帮扶下他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也在基层干部的帮助下渡过难关。
  去年以来,武乡县紧扣“抓巩固、促拓展、保衔接、谋振兴”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部实现,涉农资金整合成效显著,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高效运转,防返贫保障网织密织牢,脱贫成果不断巩固。
  今年,武乡县委县政府决心通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把整体水平和富裕程度再提高、再深化,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一系列务实变革应运而生——武乡县将实现“三类户”农产品价格保险全覆盖,健全完善灾后损毁房屋恢复重建资金补贴办法,实现医疗保险补贴全覆盖,探索建立跨省务工补贴政策,实现县、乡、村三级“全科网格”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光伏扶贫收益分配办法、小米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电商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同时,向162个重点村、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519人;向107个非脱贫村选派驻村工作队120人。
  新的一年,老区人民的生活在新的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

抓产业 促就业——
让增收渠道更多元、“钱”景更广阔

  “通过集体经营土地和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真正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一家一户办不好、不好办、办起来也不合算’等问题。”
  “依托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还需在宣传发动、技术支撑、人才引育上再发力。”
  ……
  夜已深,武乡县贾豁乡政府会议室里依旧灯火通明,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围坐一起,共同谋划推进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为核心的“双十万”示范区试点工作。“作为纯农业乡镇,做活土地文章、做亮特色文章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破题关键。”贾豁乡党委书记李晓波说,“将努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老百姓增收,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早春时节,位于丰州镇代照岭村的武乡县盛泽禽业有限公司发展15万羽蛋鸡养殖项目厂房内,务工的脱贫户们正在将鸡蛋整理装箱。曾经,“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实困扰着代照岭人,从2018年实现整村移民搬迁以来,一个个落地产业带动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生活。“2021年8月中旬,第一批鸡苗入棚,项目可带动3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万余元,今后还将发展牛产业。”谈及未来,代照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窦玉龙信心满满。
  产业是兴村富民之本,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根本之策。武乡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在产业发展上求新求变。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着力构建“一城三区”产业布局,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新建羊肥小米产业园、寿光蔬菜产业园、涌泉酒厂、太行涌泉水厂、农昌菇业羊肚菌厂“两园三厂”项目;积极调整产业布设,在贾豁乡率先开展“双十万”示范区创建试点,在故城镇率先开展农业土地全面托管示范区试点等。
  同时,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全县共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1169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731人;大力实施“农村学历提升工程”、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着力打造太行月嫂、红色挖掘机等特色劳务品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注入“源头活水”。

固基础 润民心——
让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线上直播宣讲覆盖面广、即时高效,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石北乡蔚家渠村村民郝晓娟通过手机收听收看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云端微讲堂”,直呼“解渴”又提气。
  带领村民治理“四荒”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林果业……仅桃树一项,丰州镇平家沟村果园里务工的村民户均增收6000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晋胸有成竹:“荒山成了桃山,‘撂荒地’变为‘聚宝盆’,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大有乡枣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姚韦克说。
  “路宽了,环境美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子越发有看头!”春日暖阳里,上司乡岭头村村民们在村级活动广场上敲起锣鼓、扭起秧歌。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路灯、一串串醒目的大红灯笼、一场场火爆的销售直播……如今的乡村宜居宜业,沉淀着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幸福。
  点点滴滴,桩桩件件,武乡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以更实的思路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见实效。
  以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智慧社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以生态振兴涵养乡村振兴“硬支撑”,狠抓农村“六乱”整治,全面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聚力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绿色样板;以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实效,持续加强文明乡风阵地建设,和谐乡风吹遍街巷阡陌,文明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眼下,春风正暖。相信老区儿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自己的双手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范珍 赵海鹏 王梦然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