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时期关键之年。
认准中国经济所处的新方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发展的时与势,才能坚定信心,行稳致远。
【新起点】
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立足新发展阶段,2022年中国经济处在什么样的方位?
发展基础更牢固——
“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至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主题更鲜明——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翻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被摆在醒目位置。“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目标更明确——
对于浙江来说,2022年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之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手握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奋斗目标清晰可见:
到2035年,用3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用3个五年规划期,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砥砺前行,未来可期。“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新视野】
辩证看待危与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形势早有预判。
从国际看,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期。
如何看待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
“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看消费,我国人均GDP连续3年超1万美元,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22万亿美元;“Z世代”、银发经济、母婴消费、冰雪消费将壮大新兴消费市场和投资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引领绿色消费、低碳消费新趋势。
看投资,我国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吸引外资引力不减;产业升级发展趋势向好,先进制造业投资有望不断发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补短板投资空间广阔。
看外贸,多重压力下,我国稳外贸仍然具有有利条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再扩围,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学家梁国勇表示,中国拥有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完备的工业体系、不断升级的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使中国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脱颖而出。
【新作为】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面对压力挑战,大江南北的建设者在新的起点,以更拼的姿态拉开了2022年的序幕。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保持战略定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从优化住房信贷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从稳外贸到促内外贸一体化,从稳投资到扩消费;从18项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到43项政策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惠企惠民……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靠前发力,助力经济“开门稳”。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
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广东省提出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辽宁省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化提升工程;安徽省2022年要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左右……
加大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多地2022年的重要工作。面对压力挑战,保持战略定力,中国经济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等,将是今年的发力重点,为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发展阶段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不惧风雨,迎难而上。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号”巨轮正朝着新的目标笃定前行。
据新华社电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