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世界水日来临之际,由省高院、忻州中院、宁武法院共同设立的汾河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正式启动,以司法守护汾河水清河晏,确保全流域安澜,让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好景象常在,让母亲河持久造福三晋人民。
我省三级法院共同设立汾河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旨在持续强化司法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致力于打造集生态司法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法治教育、生态理念宣传、生态文化推广于一体的保护平台,积极服务汾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近年来,我省法院积极回应群众环境司法需求,扛牢政治责任,当好“生态卫士”,持续加强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出台《关于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建立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积极构建“法护绿水青山”的多元治理格局,坚决守好华北“水塔”,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司法屏障。去年,先后在汾河入黄口、恒山、平陆建立了三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设立了万荣、浑源两个环境资源法庭和黄河万家寨库区巡回法庭,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2432件,三起案件分别入选“全国法院十大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全国法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紧紧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忠实履行生态环境审判职责,全面构建“法护绿水青山”多元治理格局,通过汾河源与汾河入黄口两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共同发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努力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司法屏障作出法院贡献、展现法院担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闫书敏)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