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 > 正文
杜绝野外用火 强化源头治理
发表时间:2025-04-04 12:12:53来源:山西日报

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田。春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期,也是护林防火的特殊时节。当前,我省已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关键期,必须始终绷紧林草防灭火这根弦,严守安全底线,强化源头治理,尤其对野外用火要严加管控,最大限度消除隐患,全面筑牢森林安全“防火墙”。

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许多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攀高,随着清明假期临近,林草防灭火更是须臾不可大意。据统计,90%以上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原因引发,其中,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外吸烟等是引发火灾的主要顽疾。眼下,春耕生产、民俗祭祀、踏青出游正日渐频繁,野外火源点多面广,从源头上治理野外用火乃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人民群众永远是最强大的力量,源头治理离不开人尽其责的群防群控。非常时期,要打赢森林防火“保卫战”,就要管住山头、地头和人头,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的基础上,必须盯紧看牢重点部位、关键区域和重要时段,立足“人防+技防”,施以更加细致入微、行之有效的举措。比如阳泉市在重点林区使用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全域无人机巡查;寿阳县把网格化的乡村“善治密码”灵活运用到森林防火工作中;沁源县针对牛羊工、特殊人群等重点人员落实包保责任制,人盯人、人包人;右玉县在各个景区设置防火码,通过大数据防控人为火源。不论是技术赋能,还是依托网格员链接起乡村的神经末梢,各地都要因地制宜,激活群众智慧、汇聚各方合力,共同筑起强大的防火“隔离带”。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源头治理亟须入脑入心的宣传引导。近日,我省第二届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活动已经启动,各类媒体及公共场所的各种载体都在积极宣传护林防火的各项要求。如何让爱绿护绿和移风易俗的风尚深入人心、让护林防火的思想意识转变为自觉行动,还需在宣传方式方法上多做文章。榆社县精心制作的多条防火小视频让当地群众倍感亲切,“天气干巴巴的,风老大大的,山上的草老高高的,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大火”等以方言为特色的顺口溜、快板让群众印象深刻。显而易见,走心的宣传才能入心,要把火灾的潜在隐患、野外用火的危害、绿水青山的来之不易,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群众,并引导群众在农事及祭祀中采用更安全、环保、文明的可行之法。

依法防火,肇事必究,源头治理需要擦亮“法治利剑”。俗话说,吃药一堆,不如用盐一把。要注重普法实效,在各类“禁火令”的告知中,违规违法行为可能要承担的罚款、行政拘留、民事赔偿、刑事责任等法律后果,须明明白白说清楚、写清楚、解释清楚,让群众自觉远离法律“红线区”。要开展警示教育,对典型案件及时公开曝光,尤其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更多人清楚违法带来的风险,从而消除侥幸心理、麻痹思想。要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一旦发现火情,不留情面,坚决惩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

森林草原防灭火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任何一次野外违规用火,都可能演变为一场重大的灾害。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火源不入山做起,共同守护绿色生态家园。

陈力方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