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正文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而奋斗
发表时间:2025-04-05 05:18:39来源:山西日报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旧址

泸定桥

夹金山

主讲人:王新生

壹 忆往昔峥嵘岁月 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从1934年10月开始,至1936年10月结束,整整两年的时间,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像四条滚滚的红色铁流,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等14个省,汇聚在中国西北部的陕甘宁苏区,四支长征队伍总行程达6.5万里。在此期间,红军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等20多座雪山,穿越数百里的茫茫水草地,渡过数十条大江、大河,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人类历史上罕见、无与伦比的军事行动。因此,可以说伟大的事业、伟大的行动铸造伟大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贰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奋进力量

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之魂。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因此,在长征中,广大红军干部战士尽管面临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面临着高山大河、险关要隘,面临着高寒缺氧又缺粮的极限挑战,但他们深信,只要跟着党走,革命事业就一定会胜利。

革命理想信念是灯塔,照耀着长征中红军将士,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胜利的方向勇敢前进。革命理想信念是力量,依靠着革命理想信念,长征中的红军将士们克服了艰难险阻和种种困难,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和思想基础。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由于其特殊性,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革命成功的先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找到规律,找到正确的道路。但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党和红军内部对错误领导的怀疑和不满,以及要求改换领导的情绪迅速增长,一些曾经支持过“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也逐步改变态度。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胜利也表明,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红军长征胜利,靠的是人民群众。红军长征是无根据地的长途战略转移。在战略转移途中,长征红军身上带的粮食也仅够吃十来天,其他生活用品也不多。因此,在长征途中,红军的兵员补充、伤员安置、粮食补给、住宿、带路向导、渡河船工等等,全靠沿途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则寸步难行。毛泽东等领导人带头遵守民族纪律,为红军部队做出了表率。

长征红军在沿途宣传革命思想,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翻身解放的正确道路。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各种困难、赢得胜利。因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

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团结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全党、全体红军的团结,顾全大局、紧密团结贯穿长征的始终,对于犯过“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也会团结他们一起工作。同时,各路红军在长征中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互相配合、互相策应、互相帮助,使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计划一次次化为泡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与国民党和各派军阀各怀鬼胎、各有私利、相互争斗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鲜明特征。

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将士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战胜强大敌人,克服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各路红军长征,面临的都是敌人数倍以上重兵围追堵截,屡屡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但红军将士们前仆后继,勇敢战斗,击败敌人,以自己的热血开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无论是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还是自然界的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住红军朝着胜利前进的步伐。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煮皮带……“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这些简洁、生动的语言,深深抓住了红军长征的鲜明突出的特点,也诠释了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鲜明特征。

叁 雄关漫道真如铁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

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懈努力之下,已经胜利实现了,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新的伟大的长征。我们要自觉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理想信念而斗争。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这些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理想的新目标。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够克服它、战胜它,最终取得胜利。

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在“四个自信”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是我们党100年来光辉奋斗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宝贵的财富;它们是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所有的改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蒋介石国民党的失败,是失去人民群众。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的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我们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要深入群众之间,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冷暖疾苦,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问题;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医药安全、防范重大特大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要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最可靠的基础。

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

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的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新长征中,我们要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抓住战略重点,实现关键突破,赢得战略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维护好发展全局。广大党员也要一切从大局出发,自觉服从和服务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这个中心任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创新局面。

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

人民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一流军队,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保驾护航,并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我们的军队越强大,国家越安全,别国就不敢欺负我们,我们就越有时间和空间从事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红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没有党的坚强领导,长征是不可能胜利的。长征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罕见的伟业,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出来,其他任何政党都无法做到。

历史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

当前,离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越来越近,越是接近胜利,面临的各种困难可能会越多,任务愈发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因此,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主讲人:王新生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历史。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修订,是《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第三章执笔人,参与过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文件和党的领导人讲话起草。所著《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获2016年度中国好书奖和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撰写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版文字整理:闫书敏 于乐

主讲人照片拍摄:史晓波

其余均为资料图

本版责编:王小强

版式:刘铁军 路彦青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