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站直了,别趴下”
发表时间:2025-04-18 15:32:52来源:山西日报

病房里,赵峰把一台笔记本电脑展放在膝上,左手打着点滴,右手执笔记录着。

3月10日,是太原市解除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管控的日子,赵峰憔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虽然松了一口气,却又增加了一份巩固抗疫成果的责任。”

赵峰是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科科长。“连续作战12天,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累到站不起来,最后是被我们强行送到医院的。就是在这里他也放不下肩上的担子。”同事一席话,把人们又拉回了那刚刚过去的十几个日夜——

2月22日,忻州市忻府区报告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入晋人员,曾在并停留。2月24日,太原在对密接、次密接人员主动检测时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

太原迅速展开行动。作为专班联络员,赵峰负责指导县(区)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同时空伴随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大规模转运工作,并对隔离场所改造进行督导。

转运工作进入倒计时,赵峰不间断地与相关部门联系转运所需,比如车辆、酒店,以及保障物资等,协调小店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迅速腾空17个隔离场所,紧急准备出2000多个房间。

被紧急调拨的47辆公交车按时来到太原市六十六中,经过8个多小时的奋战,1145名学生连夜被转运到隔离场所。25日凌晨4时,再次接到通知的他又奔赴阳曲县,连续工作6小时,完成了将阳曲一中1599名师生转运至19个隔离场所的工作任务。

在此期间,赵峰和专家一起组建了太原市隔离场所工作群,与各县(市、区)隔离场所征集改造工作组建立联系,畅通数据收集通道,印发隔离场所征集改造工作通知,协同专家参与隔离场所的改造任务,通过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制定细化检查标准,实施隔离场所人员分类、分流专用通道,有效防止了共同空间接触性传播的风险。

由于时间紧、任务急,赵峰每天工作到凌晨是常态。持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赵峰的身体吃不消了,多次趴在办公桌上动弹不得。3月7日,他出现了尿血状况,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劝说下,被送入山大二院住院治疗……

“抗疫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但大家毫无怨言,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仅仅是力所能及地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所以总是提醒自己站直了,别趴下。”离开病房,赵峰的这段话反复回响在记者耳畔。

非凡与平凡,也许就是一步之遥;感动与漠然,也许只是一念之想,你走过了、想过了,留给自己的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但带给别人的可能会是奔腾不息的力量。

本报记者范珉菲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