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视觉设计的通俗化思考
发表时间:2025-04-03 18:23:50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融媒体背景下,视觉设计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视觉设计中,通俗化也成为新闻编辑应该注意的重点。为什么要对视觉设计进行通俗化?怎样做好视觉设计通俗化?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视觉设计通俗化进行了思考。

一、概况

融媒体,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媒体形态相融合,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特性和优势,实现媒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1]。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是文字,视觉性素材如图片、视频等都成为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图片设计在内的媒体视觉设计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因为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平台都成为了受众群体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故而对新闻媒体进行适应于网络的视觉设计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课题。其中,笔者认为在设计中要遵循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通俗化理念。

二、为什么要进行视觉设计的通俗化

(一)媒体的职责所决定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是信息和思想的中转站,体现党的意志、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的声音。新闻媒体要在始终不渝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和舆论导向工作[2]。而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单纯刻板的说教式灌输肯定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意志、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内涵的基础上,新闻媒体在视觉设计上的通俗化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具有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专业性,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的文字在传递信息上既有传统的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此时融媒体就能发挥其全方位、多形式、组合拳多种手段并用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融媒体常用的新闻图片、视频可以通过通俗化的视觉设计,配合文字解读,更加直观、通俗、精准地将党的思想和大政方针进行有效传递和解读,让广大群众在通俗易懂、赏心悦目的传播方式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党的意志、听到党的声音。

(二)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阅读偏好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多元信息的轰炸下,读者受众越来越倾向于“浅阅读”,即在阅读时缺乏目的性,并且会对冗长、晦涩的内容本能性躲避[3]。作为新闻媒体,必须与时俱进,针对受众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传播方式的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带来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改变的新趋势。

另外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大部分群众的时间受到工作和社交活动的挤压,获取信息的时间趋向于碎片化,很难有大段的时间去潜心阅读或深入研究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因此,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要“视觉先行”,通过视觉设计的通俗化高效地向读者快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所以新闻媒体在视觉设计上进行通俗化也有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感受,是对广大读者的尊重。

三、如何在实践中实现通俗化设计

(一)突出标题设计

在新闻的通俗化视觉设计中,美术编辑应该与文字编辑共同合作,提炼出表述准确、吸引眼球的新闻标题,并运用相应的设计元素对标题进行强化设计。

《中国青年报》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只有约11%的人会详细阅读新闻正文,但是只阅读新闻标题的读者达到了20%。这项调查显示出新闻标题在新闻中的重要性。

新闻标题除了需要通过凝练的文字传递信息外,也可以通过“可视化”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如《山西新闻网》在2021年6月发布的《聚焦安全生产,坚决做到“五个到位”》的图片新闻中,为主标题增加了安全帽元素,使“安全生产”的内涵准确快速地传递给读者。在下文的每一个副标题中,运用安全帽紧紧扣在一个盾牌之上作为标题背景,加强了“坚决做到安全生产”的信息力度,并用盾牌元素再一次强调了“安全”的深刻含义,更便于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这样形象生动的通俗化设计,将标题用可视化语言反复强调,突出了标题的思想性,在强化重点信息传播效果的同时,还为读者阅读减轻了负担。

(二)善于运用色彩语言

颜色在新闻的视觉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视觉设计通俗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方面,不同颜色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就探讨了人类对色彩的不同感知以及色彩对人类心理的影响[4]。不仅如此,随着时代发展,更多颜色也被赋予了深层意义。比如蓝色能带来平静感,紫色则象征着神秘,而红色更被誉为全国人民心中的“中国红”。

在新闻的视觉设计中,充分运用颜色语言进行通俗化设计,常常能达到语言文字或是单色图表所难以比拟的宣传效果。比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做大做强“小杂粮王国”!2030年山西将达到这些目标》一文中,巧妙运用黄色作为主色调,既凸显了以黄土地为基的农业主题,又暗含着农业“丰收”的深刻寓意,将全文主题直截了当地传达出来。

从另一方面而言,色块区分、色彩的呼应也可以从视觉上对文字内容进行主次区分、模块区分,既能突出重点,又可顾及全面,也是一种能够将图片通俗化的有效设计手段。

(三)适当增加趣味元素

在严肃的新闻中适当增加趣味元素也是视觉设计通俗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既可以使严肃的新闻放下板着的面孔,变得生动活泼,又可以让传播方式形式多样,充满张力。

比如前文提到的《聚焦安全生产,坚决做到“五个到位”》的视觉设计中,加入了工人的卡通形象,每一张图片对应不同的卡通形象,将严肃的话题赋予生命力,在增加新闻的可读性、通俗化的同时,也可以让读者在“悦读”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安全生产”事关重大,容不得丝毫疏忽和懈怠。

当然,趣味元素不仅仅指的是加入有趣的视觉素材,在视觉设计中适当地增加交互性也是一种方式。比如《山西新闻网》2022年2月2日在其公众号发布的《正月初二:无论身在何处,隔空点亮“山西年”》中采用了与读者进行互动的视觉设计。读者可通过长按图片将模糊的图片“点亮”,以此收获新春祝福。这样的视觉设计让读者有了参与感,也让新闻媒体的形象变得平易近人。

通俗化的视觉设计是多样的、丰富的,这需要编辑在新形势下立足受众、谋求创新、积极作为、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设计水平,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新闻精品。但是通俗化仅是一种传递信息、服务大众的手段,编辑不能为了通俗化而庸俗化,盲目追求“酷炫”,片面追求刺激,导致新闻在传播中失去准确性和可读性。同时,新闻媒体无论如何进行通俗化设计,都要时刻不忘坚持党性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样才能不辱使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作者:山西新闻网 刘一磊)

参考资料:

[1]祝光耀,张塞。生态文明建设大辞典·第二册[M]。江西科学出版社,2016;

[2]杨有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J]。新长征。2016,4;

[3]苏茜茜。新媒体环境下的浅阅读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4]杨浩。近50年来色彩学研究的主要方向[J]。包装世界,2009(4):2。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