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惠农政策入村进户,落实到位不留空点,夏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征求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和农民面对面交流。 张秀峰摄
夏县农民有着悠久的科学种田和精耕细作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县农民冯宏章依靠个人力量和农事经验,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民个体农科研究所,引发了改革开放初期夏县农民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近40年过去了,在我国科学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过程中,这片土地发生了怎样的农业科技故事?阳春三月,记者驱车在夏县广袤的田野上穿行,飘香的桂花、杏花、桃花扑面而来,科技让这里的春天不只是播种的忙碌,更是收获的季节。
“近年来,夏县县委、县政府在守牢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技’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抗寒桂花、‘金太阳’红杏、‘春美’油桃、‘夏乐’西瓜、设施蔬菜、茶用菊花、红茯苓、柴胡中药材等多彩农业,‘花’经济成为夏县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随着技术的提升,农民用技术、钻技术的意识不断增强,反季蔬菜已不稀奇,稀奇的是瓜果、花木已能提前一两季上市,春天不只是播种的季节,而成了许多农民点票子、鼓口袋的收获旺季。”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宁国荣向记者介绍。
南桂北栽三月香
“前几天,我们家门前的两棵刚吐出黄色新芽的桂花树,已经开出花来,真令人兴奋不已。人常说:八月桂花香,我却亲眼看到了三月桂花香。”夏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姚中吉一边介绍,一边打开相机展示他拍下的桂花开花的特写图片。
夏县抗寒桂花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特优品种,2021年还获得全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带着好奇心,记者来到夏县中条山上的瑶峰镇石泉沟村,只见农家小院里、门前树园下的绿色桂花苗木顶端也泛出了黄色新芽,开出的花儿清香艳丽,让人心旷神怡。在给来自河南、陕西、临汾的客人挖苗、包装完毕后,桂花的主人张永军与我们谈笑风生。“桂花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受人喜爱的风景树,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由于气候寒冷,在北方地区露地越冬的成活率几乎为零。我虽然是个农民,却爱突发奇想,也有一股子夏县人的犟劲,历经20多年各种试验、改进,从2006年第一次突破到今天,可以说实现了自己‘南桂北移’的梦想。逐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桂花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农民,让桂花清香沁润北国大地。”山西特桂绿农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县政协委员张永军充满信心地说。
多彩农业花开艳
夏县中条山脚下,日照时间长,地理气候特点适宜“金太阳”红杏的生长。这些年,沿山的庙前、瑶峰、尉郭、南大里等乡镇大棚大田杏园发展到近万亩。“金太阳”照亮了农民的致富路。
虽非杏花村,杏花香千里。走进阶梯形的庙前镇北吴村,放眼望去,层层梯田里,村前阡陌纵横,846亩杏花正艳,村民们有的在杏树下中耕除草,有的在喷洒防冻剂,还有许多市民前来踏青赏花、拍照、拍抖音。“我们北吴‘金太阳’红杏个大肉厚、色鲜味美,全县成熟最早。每年河北、广东、河南的客商都在地头抢货,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全村增加收入近500万元。”北吴村党支部书记说。
来到嫘祖养蚕的故里——夏县尉郭乡西阴村,走进一户村民的设施大棚,满棚的绿色春意盎然,当普通杏树正是满树开花的时候,这里核桃般大小的杏果已经挂满枝头,村民忙着给杏树疏理枝叶透光、喷施叶面肥促长。根据季节,4月20日前后就将“红杏出墙”,“每公斤售价18元-20元,已经被广东、内蒙古等地客商全部订货。”没等喜滋滋的园主发话,年轻的尉郭乡女乡长杨丽莎就先替杏农高兴上了。
浪漫的“夫妻瓜棚”
夏县4万多亩油桃分布在水头、禹王、胡张3个乡镇的鸣条岗和峨嵋岭黄土高坡上,白色、粉色、红色的桃花交相辉映,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公路上,人在车里坐,车在花海行;高铁沿线,北上南下的旅客透过车窗,也能尽享夏都桃花的美景。
站在鸣条岗上俯视,夏县最北端的胡张乡其毋、张村、郭村、枣元等村田野里,桃花、梨花、油菜花轮廓明显,景致迷人。来自运城、夏县多家媒体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在这里进行“进田园、问农事采风活动”。“近年来,我们胡张乡党委、政府本着把结构调优、品质调高、经济调活、农民调富的思路,在扛牢7万亩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油桃面积发展到1.5万多亩,选择了中4、中7、中8三个油桃品种,每年麦收后,压茬成熟采摘,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今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鼓舞下,为了把我们当地‘北大荒’的油桃产业做大做强,许多桃农把油桃树进行断头改造,嫁接新的品种,大搞产业升级。”胡张乡党委书记秦淑娟给我们讲着。
继续在夏县农村穿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白色大棚顶上迎风猎猎的“夏乐西瓜”标旗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掀开塑料布,一股热气袭来,只见一男一女正在棚里忙着疏瓜蔓、打苗顶,一米多长的瓜苗上开着串串金色的小花,瓜秧3条主蔓上的小西瓜已经有红枣那么大了。
问及情况时,一位中等个子、黑色脸膛的人向我们走来,原来他就是夏县夏乐精品瓜业协会理事长田宏伟。他说:“今年全县夏乐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近3万亩,分布在山下9个乡镇80多个村庄,全是‘夫妻瓜棚’,这些种植户90%都是来自中条山深处的祁家河、泗交乡镇1400多名中青年农民。协会在全县分16个片区,全程跟踪服务,每对夫妻年收入都在20万元-30万元。还有一项收入呢,许多外地瓜农刚入春就来我们这里购买西瓜苗、聘请有种植西瓜经验的瓜农,这让我们的西瓜产业一 开春就有收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夏都大地,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在中央一号文件惠农政策的感召下,夏县36万人民笑向春风报秋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幸福生活一定更加美好。
李为民 张秀峰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