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
七亘大捷战场旧址
阳泉记忆·19471947文化园文化园
百团大战纪念馆
现代晋剧《铸城》
阳泉市全景
太行水乡
一城阳光,泉漾太行。
阳泉是山西的东大门,古称“漾泉”,因泉水喷涌而得名。雄关虎踞,太行巍峨,不仅赋予这里秀丽的风光,更赋予这座城市英雄的气质。“中共创建第一城”是阳泉夺目的红色名片,红色基因融入阳泉儿女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实施红色领航战略,铸就文化特质鲜明的新高地”,是阳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十大战略之一。阳泉市大力实施红色领航战略,擦亮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品牌,做优做强红色旅游,以文化之根熔铸城市发展之魂,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泉篇章。
实施红色领航战略 擦亮阳泉文旅的鲜红底色
阳泉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诞生了红24军,发生了七亘大捷“重叠设伏”的经典战例,这里是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1947年5月4日,阳泉市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城市。如今,200余处革命遗迹遗址遗存和红色景点遍布阳泉全境,丰厚的红色资源成为人们弘扬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
依托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阳泉市打造了一批红色地标,建成了一批红色纪念设施和旅游景点,创作了一批红色文艺作品,推出了一批红色革命教育精品课程与研学线路。一张张红色文化名片,彰显红色旅游的鲜红底色,阳泉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1年12月,《阳泉市实施红色领航战略行动方案》出台,阳泉将通过实施强化红色引领功能、加强红色资源普查研究、塑造红色旅游名片、繁荣红色文化产业、构筑红色理论高地、打造红色教育综合体六大任务,深入挖掘全市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体验,努力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把红色品牌宣传阐释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发扬好。
阳泉市委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大力实施红色领航战略,以理论武装铸魂,以红色文化聚力,以新闻宣传塑形,以品质文化惠民,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文化滋养。
深耕文化“沃土” 提升红色旅游的品质内涵
阳泉市深入挖掘“中共创建第一城”内涵特质,立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等资源,传承城市文脉,打造红色领航、独具特色的文化高地。
坚持寓“红”于旅、寓“红”于教,将红色旅游与研学旅游有机结合,推进“中共创建第一城”品牌塑造、项目体系建设、线路设计一体规划、一体打造、一体推进,形成点、线、区、面系统布局,红色旅游发展蔚然成势。完成百团大战纪念馆改陈布展,修缮开放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开发七亘大捷景区、南沟狼峪抗战遗址公园、南庄村抗战地道等一批红色景点和教育基地,吸引越来越多干部群众和外地游客前来追寻初心、接受洗礼。
一批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实施。重点打造三大红色教育综合体,即建设百团大战伟大抗战精神红色教育综合体,启动百团大战遗址公园景区提质升级工程,打造伟大抗战精神和“太行精神”主题体验和研学游示范基地;建设“阳泉记忆·1947”工业文化红色教育综合体,以实景重现、沉浸交互的主题体验馆和阳泉“红色会客厅”,展示阳泉人民艰苦创城、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打造锤炼艰苦创业作风示范基地;建设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红色教育综合体,打造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为充分彰显阳泉红色旅游的鲜亮底色,阳泉市在城市主干道规划了一条红色主题景观大道,沿途建设红色景观群,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家园。丰富红色旅游要素,构建悠游阳泉、美宿阳泉、畅行阳泉、好吃阳泉、好礼阳泉、乐享阳泉旅游产品体系,激活阳泉红色旅游更多动力和活力。
阳泉市委提出,要深耕文化“沃土”,留住城市文脉,丰富经营业态,做强文化产业,讲好阳泉故事,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做好“红”“绿”两篇文章 构建全域全时文旅发展新格局
阳泉市依托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做好红色、绿色两篇文章,打造山西文化品牌和生态文明的特色亮点,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推动红色文化与阳泉自然条件、气候优势、民俗文化、军地资源等融合,形成“红色+乡村振兴、红色+康养、红色+休闲、红色+国防教育、红色+科技”联动发展模式。深挖本土文化和旅游资源特色,确立了“一城阳光泉漾太行”旅游形象定位,积极培育红色泉城、泉上长城、泉养太行、多彩泉乡等多元一体品牌,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品牌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厚植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深耕“太行深处有人家”特色品牌。全市先后有5个村(镇)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建27个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举办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坚持联动发展与一村一品相结合,打好康养牌、民宿牌、农俗牌、美食牌,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旅游驶上快车道,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背依山水美景、田园风光吃上了“旅游饭”。
大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对老建筑、老街区的修缮保护利用,留住阳泉记忆,唤醒老城味道。同时,通过拓展城市空间、加快新城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等,让阳泉更有颜值、有气质、有品质。
推进文旅融合铸魂赋能。现代晋剧《泥火情》《铸城》等精品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平定武迓鼓《保卫娘子关》获“群星奖”,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阳泉段)、阳泉艺术中心等文化新地标建设,发起成立山西省珐华·砂器行业产业联盟,打造“南宜兴·北平定”和“中国砂器之城”新名片,赋能阳泉旅游,不断提升品质内涵。
“十四五”时期,阳泉市将着力做优红色研学游、太行山水游、长城文化游、古村特色游,推出以春季登山踏青、夏季避暑度假、秋季采摘游玩、冬季温泉养生为主要内容的四季特色旅游产品,努力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城景一体、城乡互动、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本版文字:阳泉市文旅局
本版图片:刘胜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