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畔鱼米乡,不误农时插秧忙。连日来,在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南息村兴禾稻蟹农场的稻田里,农民们正在进行水稻插秧,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这片稻田里种植的都是精品稻花香,而且我们还将在这里套养鱼虾螃蟹。”6月5日上午,农场场长张丽君告诉记者,他来自辽宁盘锦,有着多年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经验。
古老的桑干河自西向东穿越大同市的云冈、平城、云州、阳高三区一县,数云州区的沿线最长,仅云州区吉家庄全乡,沿河岸就有着1万多亩盐碱地,无法改良、无法耕种,一直处于撂荒状态。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树立“大”粮食安全意识,2021年,大同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创业支持,吉家庄乡从东北地区引进了从事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兴禾农场,在南息村北的盐碱滩上试验水稻种植和稻田蟹养殖。在兴禾农场的帮助下,该乡根据土壤性质和气候特点,种植了具有抗旱、抗涝、抗盐碱特点的海水稻,并在稻田里套养鱼虾、螃蟹,亩收入达到3000多元。
“盐碱滩地种植水稻、套养鱼虾螃蟹取得成功,不但为全乡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培育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大同市利用独特的冷泉水、地热源、富硒土、桑干河滩面等资源优势,种植养殖一体化模式和大力发展渔业产业进行了有益探索。”大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吉家庄乡将倾力打造桑干河畔鱼米乡。记者注意到,这几天,吉家庄乡的盐碱滩地上,机器轰鸣,稻田建设等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这片800亩的土地以前都是盐碱滩,只长草不长粮,没有一点儿收成。现在,我们有了去年南息村水稻种植的成功经验,在这里引进了一家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吉家庄乡副乡长焦文晖说。据了解,该乡6万多亩耕地中,一半以上属于国内少有的富硒土壤,土壤硒含量达92mg/kg。立足这一优势,今年以来,吉家庄乡在持续抓好黄花、有机旱作农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富硒蔬菜、富硒杂粮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赵志成 申力)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