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正文
“网格”守护 “云端”瞭望 河津市下化乡综合执法改革探出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5-04-05 05:24:54来源:融媒在线

安全生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基层治理的痛点。河津市下化乡把打击非法盗采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打造执法铁军,建立网格“前哨”,赋能“云端”监控,探索出一条山区资源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的新路径。

目前,该乡共巡查废弃矿井45座72个井口,重点区域30余处,远程监控有证煤炭企业5家。先后投资150余万元,完成整治措施30余条,绿化废弃矿井200亩,封堵井口16处,设立限高杆5处,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全力维护矿业秩序良好发展。

一支铁军管执法

下化乡地处河津市西北端,辖9个行政村55个居民组,国土面积8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山区乡镇。

一直以来,该乡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九龙治水”,各自为政,导致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私采乱挖问题频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积极推进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统筹行政和事业、派驻和下设等不同身份人员,组成了一支12人的综合执法队伍。编制执法清单,对照33项执法事项,落实执法职责。按照《市乡两级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行乡镇统一指挥协调,市乡村三级协同、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综合行政执法迈上了新台阶。

一张网格覆全域

针对综合行政执法基础不牢等问题,在全乡建立26个网格党小组,将642名党员划分到责任党小组,聘请55名辅助网格员,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发动党员和志愿者300余名,参与到安全生产和非法盗采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宣传引导工作中,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打击私挖乱采。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引导、鼓励社会公众依法举报非法违法采矿案件线索,及时发现、制止、查处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同时设立举报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举报的非法违法采矿线索一经查证属实,根据违法事实的严重性和违法案件罚没收入数额,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一山遍布“千里眼”

结合山区点多面广、地形复杂、人防力量有限的特点,该乡充分利用高科技设备,赋能云端监控,打造技防长板,弥补人力不足。协调当地5家煤炭企业装配远程监控设备,对辖区资源范围和外运煤仓进行远程监控。对所有过往车辆进行电子抓拍,查验确定车辆信息,经市乡两级执法队综合研判后,对正常运营车辆予以放行,对违法车辆依法查处。

一套机制保长安

为了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乡党委一手抓综合执法,一手抓机制保障,探索出“八个三”工作新机制。即:绘好“三张图”,即《打击私挖盗采重点资源分布图》《干部包联责任图》《整治任务作图》,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建立“三个清单”,即日常排查清单、干部包联责任清单、整治任务措施清单,明确任务职责。成立“三支队伍”,即乡、村、组、矿干部巡查队伍,党员和志愿者宣传队伍,乡综合法队伍,坚决做到违法行为露头就打、绝不手软。深化“三种巡查方式”,即全民日常参查,执法队日夜巡查、纪委督查,确保巡查全方位、无死角。抓好“三个重点”,即紧盯重点区域、把握重点时段、紧防重点人群,实行重点监控。采取“三项措施”,即对废弃的72个井口应绿尽绿、应堵尽堵、应毁尽毁,全力消除安全隐患。严把“三个节点”,即一天一汇报、三天一回头、五天一调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实现“三零”效果,即坚决做到对非法盗采行为零容忍,排查人员零事故,非法盗采行为零发生。

(吴晓征)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