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升机研发基地生产车间一角。本报记者王雁摄
灵丘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本报记者杨晓明摄
山西省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阳泉分会场。 本报记者郭强摄
正在建设中的屯留经开区华为(山西·屯留)数字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高卓源摄
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崔振海摄
编者按:
6月22日,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行。省委书记林武在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片区)主会场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强调,要盯住年度目标不动摇,扭住项目谋划、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不松劲,持续提高抓产业项目的能力水平,持续强化基础设施等要素保障,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省长蓝佛安在主持此次活动时指出,要统筹项目谋划,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重大政策及我省部署要求,系统谋划、科学论证、滚动推进,不断完善产业项目储备库。要狠抓项目建设,落实领导包联责任,集聚要素资源,抢抓黄金施工期,加强指导协调,加快施工进度,提升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要精准招商引资,聚焦主导产业开展长板招商、产业链招商、链主招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大项目好项目,聚焦“十大平台”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要创优发展环境,深化“三化三制”“三改集成”等重大改革,持续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精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健全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吸引更多企业来晋投资兴业,实现共赢发展。
据悉,本次“三个一批”活动,全省开发区共签约项目321个、开工项目302个、投产项目189个,涉及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大数据、现代医药及大健康等产业。
为继续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鼓励各市相互学习、相互参照、相互赶超,本报就11市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情况进行了汇总。从今天起,分上下两期刊发。
太原 8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
本报太原6月24日讯(记者王雁)6月22日,太原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8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247.98亿元。
据了解,在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中,太原市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123.52亿元;开工项目37个,总投资92.19亿元;投产项目14个,总投资32.27亿元。其中,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中经国科数字产业园、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天测试产品研发生产、清徐经济开发区年产10万吨高端电子新材料、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微度假露营、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冻干食品工业小镇等14个代表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作为“三个一批”中的开工项目,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半导体硅材料产业园投资10亿元,占地225亩,总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拉晶厂房、切磨抛厂房、研发楼等设施,建成后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半导体硅片材料生产基地。上海喆航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是“投产一批”代表项目。该项目依托自主研发设计团队,建有一条直升机生产线,可年产各类直升机80架。
大同 共推进项目74个 总投资277.71亿元
本报大同6月24日讯(记者杨晓明 通讯员李雪峰)盛夏时节,万物丰茂。6月22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大同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卢东亮出席活动并讲话。
此次“三个一批”活动共推进项目74个,总投资277.71亿元,预计年产值282.05亿元。其中,签约项目29个、开工项目29个、投产项目16个。这些项目涉及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建材、节能环保、现代服务、基础设施等产业。
今年以来,大同市紧扣“三个转变、四个强化”要求,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全面提速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该市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优势,聚焦煤电、新能源、大数据、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特优农业、文旅等领域,继续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该市发展需求,瞄准头部企业、前沿科技,紧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形成布局合理的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更多转型新动能、增长新极点。同时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把握“三无”“三可”“五有”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抓好要素保障,不断凸显“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的集成效应,着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阳泉 集中开工项目97个 总投资246亿元
本报阳泉6月24日讯(记者郭强)6月22日上午,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举行,阳泉市同步举行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项目集中开工暨贝特瑞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成品线项目奠基仪式。
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阳泉市集中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100.7亿元,主要涉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领域。其中,现场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39.5亿元。签约仪式后,与会领导出席了全市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项目集中开工暨贝特瑞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成品线项目奠基仪式,并为贝特瑞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成品线项目培土奠基。
本次“三个一批”活动集中开工项目97个,总投资246亿元,涵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型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其中,新开工的贝特瑞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成品线项目由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52.88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首期建设5万吨生产线。
今年以来,阳泉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盯牢主要经济指标,抓细经济运行工作,聚焦转型谋项目、上项目,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
长治 7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
本报长治6月24日讯(记者冯毅松)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奋力冲刺“双过半”,力争实现“全年红”。6月22日,长治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7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推动全市上下锚定目标、保持定力,坚决扛起稳住经济大盘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开发区提质增效,以高质量项目牵引支撑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稳定投资、拉动经济、集聚产业的重要载体。长治市始终坚持把项目作为第一支撑,把开发区作为第一阵地。去年以来,长治市开发区五次“三个一批”活动中,累计签约、开工、投产项目581个。此次“三个一批”活动中,长治市新签约项目26个、新投产项目18个、新开工项目30个,涵盖半导体光电、光伏、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新一批项目的培育生成,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补齐发展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成为拉动长治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项目签约后,举行了长治市“开工一批”活动,宣布长治市开发区新建项目集中开工。投资12.2亿元的300MW智慧能源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0亿元的山西华耀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投资9.3亿元的200MW光伏发电项目和投资4.98亿元的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长治园区一期项目等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动工开建、加速快跑,以项目发展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晋城 51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 总投资107.4亿元
本报晋城6月24日讯(记者崔振海)6月22日上午,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晋城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
本次“三个一批”活动,晋城市集中签约、开工、投产项目51个,总投资107.4亿元,预计年产值158.44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文旅康养、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必将为全市稳经济、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签约一批”活动以视频连线方式与全省同步进行,晋城市在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分会场。活动中,该市12个代表项目在省市领导见证下完成签约;上海骐杰碳素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开工项目企业代表在分会场发言。
“签约一批”活动结束后,晋城市继续举行了“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活动。会上,市商务局通报了全市开发区2021年四次和2022年第一次“三个一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了全市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情况;沁水县汇报了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情况。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