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记者在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新疆昌吉州艺术剧院订单式培养舞蹈表演专业的班级群里看到这样的聊天记录:“放心吧老师,我们一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梦想、不负未来!”“再见了老师们,好想再听一听你们的谆谆教诲!再见了山西,我们的第二故乡!”……
5月21日清晨,大巴车缓缓驶进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大门,停靠在校训“博学尚美”旁边。微红的眼圈、哽咽的话语、惜别的神情……离愁别绪充斥着校园。
5年前,刚刚长到一米五的小男孩阿依杜斯·阿达克,顶着一头深棕色卷发,眨着大大的眼睛,从新疆昌吉州来到了陌生的山西太原。语言不通、饮食习惯不同,没有舞蹈基础,训练中他时常痛得龇牙咧嘴,偷偷躲在被窝里哭鼻子、想妈妈……
5年后的今天,一米八五、阳光帅气,作为班长的他在舞台上跳跃、旋转、翻腾,刚柔并济,技术娴熟,在生活中他已经爱上了山西面食,吃面必放醋,还学会了说“太普”。离别时他有序地指挥着40位同学集合、合影留念、与老师们道别……
2017年,作为山西省文化援疆建设重要项目,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受援地新疆昌吉州艺术剧院订单式培养舞蹈表演专业学生40名,他们分别来自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东乡族等6个民族。
5年间,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始终坚定不移地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践行者,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发展规划,明确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实施途径,不断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联动机制,通过联管结合、教管结合、爱管结合,多层次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实效。经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成了全省唯一的民族艺术教育基地。由于工作突出,2019年9月,该学院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早在2013年,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新疆曲子艺术事业,培养新疆曲子专业艺术人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就与昌吉州艺术剧院联合举办了戏曲表演(新疆曲子)大专班,组织专家、教师承担基功、武功、唱腔、念白、身段、乐理、形体等13门专业课、公共文化课的教学工作。经过5年的悉心培养,30多位同学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部分同学获评第1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状元”,实现了新疆戏曲界小梅花零的突破;部分同学还登上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2016年春节特别节目的舞台,代表新疆曲子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该剧种的艺术风采。
在办学历程中,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始终秉承“出人才、出作品、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办“特色教育、优质教育、品牌教育”,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院团合一”办学模式,成功申报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实践优先、服务社会”的创新发展之路。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探索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市场检验”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创新奖,创作排演的《一把酸枣》《粉墨春秋》《解放》《太行》等高质量艺术作品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蜚声海内外,为山西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几年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新疆昌吉州艺术剧院订单式培养了近80名文艺生力军。今年,学院还将招收30名新疆曲子班学生,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艺术人才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者李婷婷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