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为疾病防控插上信息化“翅膀”
发表时间:2025-04-03 18:11:34来源:山西日报

6月上旬,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携手中北大学正式签约合作共建山西公共卫生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双方展开全方位合作,对进一步提升全省疫情防控信息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2022年,我省连续发生19起德尔塔和奥密克戎输入疫情,经历了武汉疫情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按照省疫情防控办、省卫健委的安排部署,省疾控中心专家组为市县快速扑灭疫情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科学划定“三区”、核酸检测筛查、集中隔离管控、调整优化流程、推进“四应四尽”措施,以快制快,以变应变,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不断挑战着防控举措,与病毒赛跑越来越艰难,但同时,疫情防控也为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兴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如健康码、电子围栏、数字哨兵、智能预测、多点触发预警、核酸检测系统的广泛使用,带来疫情防控策略和手段的新革命。”省卫健委副主任、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对信息技术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亟待我们去研究、创新、发展。”

不断提升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水平,实力雄厚的中北大学无疑成为优秀的合作伙伴。中北大学是省政府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中北大学党委书记沈兴全表示,此次双方共建山西公共卫生人工智能实验室,对提升我省公共卫生水平、提升中北大学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都意义深远。他表示,未来学校将不遗余力地在人才、场地、技术上给予实验室建设全力支持,更好地推动学校前沿科技成果在公共卫生领域落地转化,为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多新贡献。

“省疾控中心希望通过与中北大学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发展,为打造‘智慧疾控’全面开展有益尝试。”冯立忠表示,这也标志着省疾控中心与高校在公共卫生领域合作共建进入崭新的阶段,将为疾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不断提升“智慧疾控”信息化水平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公众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去年出台了《山西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展方面,要求系统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智能化水平。面对疾控事业重大的发展机遇,山西公共卫生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顺势而生,恰逢其时。

据了解,该实验室正在按照构建“防、控、治、研、学、产”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建设体系要求,不断提升“智慧疾控”信息化水平,提高处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具体而言,实验室建设将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首先,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在疫情处置中的应用,切实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省疾控中心信息网络科科长罗小飞介绍,其次,是发挥中北大学多学科优势和省疾病预防中心的一线防病优势,通过科研政策共享,形成联合申报机制,共同申报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网络管理与安全等领域开展技能培训,建设公共卫生信息人才队伍。在加强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疾控体系服务职能优势和院校学术优势,将工作转化为科研成果,体现于公共卫生政策、策略、技术和措施等方面。双方共同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疾控”体系,为建设集整合型、智慧型、科研型、创新型和服务型为一体的疾控体系作出贡献。

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今年2月下旬,太原市六十六中学突然出现疫情,在信息登记时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只有2位工作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而学校的学生上千人,全部做完大概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关键时刻,省疾控中心通过使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程序,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所有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信息录入到国家信息系统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实现精准高效管理,把人从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是我们要去解决的痛点和难点。”罗小飞介绍,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就是山西公共卫生人工智能实验室目前基本完成测试的项目之一。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是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具有雄厚的“产、学、研”实力。省疾控中心和中北大学软件学院正在筹备图像AI的应用,该项目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以职业病防控中的尘肺病为例,以往尘肺病的筛查需要常规肺功能检查、影像胸部CT检查、支气管检查等一系列检查。而人工智能图像AI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机器通过大量的尘肺病CT图像学习,即可筛选掉90%的健康案例,再将判定为“异常”的案例转至人工识别,通过人工智能与医生的合作,推动职业病防控等项目的新革命。

冯立忠介绍,“实验室要力争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早结硕果,以全面推进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山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秦洋 实习生赵佳璐 姚宇美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