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实验舱模拟图
7月24日14时22分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并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指导问天实验舱发射。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的还有:刘鹤、张又侠、魏凤和,中央军委委员李作成、苗华、张升民。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问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问天实验舱开展工作。
4大发射看点
功能强装备全
中国空间站喜迎“新居”
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三部分组成,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约23吨,是我国目前最重、尺寸最大的单体飞行器。
不仅有着大块头的体格,问天实验舱更是一个集平台功能与载荷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型”选手。它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柔性太阳翼,双翼全部展开后可达55米,可以双自由度跟踪太阳,每天平均发电量超过430度。
时间紧难度高
“胖五”进行“增肌瘦身”
这次,被人们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不仅要发射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载荷,还面临着低温推进剂加注问题和复杂的射前流程。型号队伍对射前10分钟的发射流程进行了优化,火箭在距离发射数分钟时就已完成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具备了点火发射能力,为突发情况留出决策、处置的时间。
此外,型号队伍还对长五B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增肌瘦身”,在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30多项改进。
大吨位半自主
“太空之吻”有新看点
问天实验舱入轨后,将与核心舱组合体实施交会对接——23吨的问天实验舱与40多吨的核心舱组合体,将是我国目前最大吨位的两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
重量重、尺寸大、对接靶子小、柔性太阳翼难控制……在轨期间,问天实验舱还将实现平面转位90度。这将是我国首次航天器在轨转位组装,也将是国际上首次探索以平面式转位方案进行航天器转位。
更舒适更安全
太空生活“条件升级”
对在轨航天员来说,两舱对接形成组合体,意味着我们的太空家园从“一居室”升级到更宽敞的“两居室”。
问天实验舱的工作舱内设有3个睡眠区和1个卫生区。完成对接后,空间站后续可以支撑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实现“太空会师”和在轨轮换,在太空面对面交接工作。
在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问天实验舱在吸音、降噪、减震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还配置了一个出舱人员专用的气闸舱,在气闸舱外的暴露实验平台上配置了22个标准载荷接口。未来可以通过机械臂精准“投送”到自己对应的载荷接口位置,不再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人工操作。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