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盂县北下庄乡后川村后山,头戴草帽,身披汗衫,一双胶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脚步匆匆。走进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现场,4个现代化猪舍同步施工,十几个工人有条不紊地修建猪舍外墙。“前段时间,猪舍的地基建设刚刚竣工。现在正是施工黄金期,只要有空就来看看进度。”刘建明说。
这一项目的落地,让后川人对发展充满信心。“生猪养殖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11月竣工,竣工后能养殖1万头生猪。我们计划从运城市引进优质种猪自繁自育。养猪场建起后预计能为村民提供近30个工作岗位,我们还会聘用技术员为发展‘保驾护航’。”刘建明说。
在项目南部约200米的山脚下,一栋二层建筑已经完成主体工程。这是后川村今年投资建设的饲料加工厂。后川村曾是个纯农业村,有耕地1200余亩,村民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既然村里要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那么猪饲料的问题就可以就近解决。村里的玉米、谷糠加工成猪饲料,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养殖成本,村民的玉米也能就近销售。”
目前,饲料加工厂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这段时间,刘建明正和村“两委”成员多处考察,准备引进两条饲料加工生产线。根据估算,1万头生猪每年需要近6万吨饲料。未来,饲料厂生产规模扩大后,刘建明还计划拓展对外销售业务。
后川村的田间,玉米秆已经近1米高。村民肖云福和几个同村的老人坐在树荫下纳凉。看着连片的玉米,他不禁感叹:“如今上了岁数,地里的营生干不动了。好在村里有农机合作社,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操作,我们几个把自家的地全部托管给了合作社,现在种粮不愁,产量还不低。”
肖云福的感叹是近年来发生在后川人身上实实在在的变化。村里成立了瑞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春种夏管秋收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村民耕种,许多后川人有了更多选择,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村里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采摘园工作,有的参与村里的项目建设,一年到头收入增加了许多。
夏管对果树至关重要。这几天,后川村的采摘园里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刘翠珍就是其中一员。“家里的玉茭不用我操心,在果园除草、施肥活不重,忙活一天有9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能挣万数块。”刘翠珍一边忙活一边说。
今年,随着万头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厂项目稳步推进,后川村循环产业雏形已现。刘建明介绍,村里收回来的玉米可以加工饲料,饲料直供给养猪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猪粪可以加工成有机肥,回填到耕地和果园,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产业串联,振兴加速。后川村不仅围绕产业发展做文章,还计划依托产业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我们要在养殖场周边建造一个沼气池,利用猪粪发酵沼气,实现清洁取暖。那样,村子的环境面貌能变得更好。”刘建明说。
产业兴、环境美、日子富,后川人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白雪峰 温荣鑫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