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承接团中央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一年来,晋城市对标团中央《指导意见》,锚定改革目标任务勠力创新答题,试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日前,晋城市在全省第一个以市委的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党建带团建深化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改革实践上升为制度规范,进一步引向深入。
作为全国三个之一、全省唯一一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整市推进试点,晋城市秉持求变创新和啃硬骨头的态度,紧紧抓住“党建带团建”这个关键,通过团省委和晋城市委从顶层设计上引领,团市委在方向、措施、机制上指导,各县(市、区)党委和相关部门在调干部、配资源、强阵地上发力的“三级联动”,建立“一个团市委副书记+一个县(市、区)党委分管领导+一个县团委班子”的“1+1+1”专班,责任到人强力推进,不断在团组织设置运行、作用发挥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立足破除团组织“机关化”作风和“行政化”依赖,该市积极探索团的工作“订单化”“项目化”。各县(市、区)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和青年需求,推出并实施“团青有约”“青年讲师”“青春兴晋”等一大批“青”字号品牌项目,一年来,新增各类青年特色项目35个。同步配套评估考核和资金保障机制,为保障项目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扩展青年阵地,构建直接联系青年“闭环”。市级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工委,直接管理服务市直15个“两新”团组织;六县(市、区)参照建设电商团工委、农林文旅康团工委等行业团(工)委13个,直接联系团员青年4万余名;立足青年热衷网络聚集新特点,建立网上青年社群2320个,常态化联系服务团员青年3.98万人。改革以来,全市共成立“三新”团组织300多家,新建各类团属社团41个,各领域团建工作迈入扁平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逐步形成了多元共建、百花齐放的团组织生态。
围绕夯实团的工作力量,该市打破身份、职业、级别的限制,进一步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市县两级团组织联合各级人才办建立青年人才库,开展“十百千新时代好青年”选培计划。改革以来,六县(市、区)共新增689名专职团骨干和207名兼挂职团干部。同步建立考核、培养机制,先后出台《县团委和团县委书记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实施办法》《团干部述职评议考核办法》《团干部履职评价办法》等,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不断激发出广大团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记者王天晓)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