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对于祁县昭馀镇梁兴庄村的养殖户梁春喜来说是个好日子,14万只鸡要出栏移交给山西锦绣大象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梁春喜的鸡每两个月出栏一批,每批大约14万只,上一批的纯收益大约是16万元。
“我这几年挣钱全靠锦绣大象公司。不管市场如何震荡,我都稳赚不赔,只是赚多和赚少的区别。市场好的时候赚得多一些,市场不好的时候有公司兜底。我只需要建一个鸡棚,其余的都是公司负责。”梁春喜说起自己的养殖事业喜上眉梢。
锦绣大象公司起步于1989年,是一家集种畜禽繁育、肉鸡及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及加工、肉鸡屠宰和商品猪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白羽肉鸡和生猪生产链企业。旗下拥有254个子公司、300余个生产厂(场),2021年公司年出栏肉鸡1.7亿只、种猪存栏15万头、商品猪饲养量300万头、饲料产销量17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达254亿元。全产业链带动养殖户、种植户、经销商及第三产业超30万户。
梁春喜就是这30万分之一,他经营的养鸡棚占地面积1710平方米,今年天气炎热,他在降温设备上投入了十多万元,这也是成本变高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锦绣大象公司来说,因为各种叠加因素,近两年的效益并不乐观。然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没有让公司因为一时的亏损止步不前,而是选择逆风向上、勇毅前行。
曾经永济市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粟海集团2016年濒临破产,涉及的养殖户人数多、范围广、影响大……2021年,锦绣大象公司成立永济市大象农牧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粟海集团,助力这个破产企业重整旗鼓。2021年1月进驻接手,项目一期年屠宰肉鸡3000万只建设项目、年生产饲料24万吨建设项目、年孵化商品肉鸡苗7000万羽建设项目在2021年2月—7月之间陆续投入运营,2021年永济市大象农牧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355.18万元,今年1月—6月实现销售收入6.02亿元,养殖户们欢欣鼓舞、额手相庆……
今年,大同市云州区坚持农业全产业链开发,依托黄花产业优势,以畜牧规模种养为基础,委托锦绣大象公司建设“西紫峰年出栏1000万只黄花鸡养殖基地项目”,目前已经进入设备安装、电网并网、竣工验收阶段。该项目建成后,除了经济效益之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容小觑。项目实施可直接间接带动基地所在村庄及周边村庄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和玉米种植,同时实现玉米及农副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和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项目实施还将构建“种植+养殖+加工+养殖加工副产物还田”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绿色、低碳、环保新模式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当地乡村振兴步伐。
多年来,锦绣大象公司以产业振兴走富民惠民之路、以生态责任走绿色发展之路、以产品信誉走品牌铸造之路,始终围绕“养好一只鸡、喂好一头猪、做好一吨料”的发展战略,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营模式,执行“三固定、五统一、两奖励”的养殖模式,带动三晋父老乡亲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稳步前行。
2021年5月,锦绣大象公司获得由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12月,该公司位列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第73位,是我省唯一入围企业;位列山西省百强民营企业第10位,农牧业第1位;公司有15家子公司入选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30万农户从事畜禽产业,创造社会效益超百亿元。
“大象”起舞,踏石留印,志在长远。锦绣大象公司常务副总裁刘文革介绍,“十四五”期间,锦绣大象公司确立了“13366”的战略规划,即到2025年,形成1000万头商品生猪出栏量;3亿只白羽肉鸡出栏量,配套300万套种鸡饲养量;配套存栏60万头种猪场,建设配套600万吨饲料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记者王秀娟 实习生 李东岭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