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呈现良好势头。伴随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火热,各地加快绿色出行布局,推动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确立了三个阶段性建设目标,其中,力争到2022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产销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001万辆,其中上半年新注册登记220.9万辆,比去年上半年增加110.6万辆,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
与我国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相比,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置总量不够、覆盖面不足等问题还较为突出。
为了解决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各地纷纷行动,充电站建设运维进一步提速。今年,北京市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专业管线改造任务,计划新建各类电动汽车充电桩2万个,换电站30座。在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5省区将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充电设施全覆盖,明年将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一些城市充电站,充电技术的创新为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在浙江,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瞄准老旧小区、核心商圈等场所的充电场景需求,推出吸顶式、滑轨式充电桩以及智能充电机器人等新型充电产品,丰富充电方式,努力解决“老旧小区充电难”“油车占位”“有桩无车、有车无桩”等“最后10米”的充电堵点。
在充电桩不断增多的同时,许多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推出能源供给及配套设施解决方案。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研发的小型换电站既可为新能源汽车快速换电,还可存储48块电池。“希望通过最新研发的换电产品,让电池成为共享资产,化解续航里程、补电便捷性和购置使用成本三大电动车用户痛点。”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拉动有效投资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兴起。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