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 打造建筑固废利用新标杆
发表时间:2025-04-03 18:22:48来源:山西日报

8月30日,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成吨的建筑垃圾通过生产线加工,变身为粒径不同的再生骨料,并用于生产新型再生混凝土、水稳材料、透水砖等绿色建材产品。该中心由山西省建投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子公司山安立德投资建设,可年消纳建筑垃圾200万吨,并可协同处置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15万吨,实现固废资源化。

山西建投安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利民介绍,该项目刚刚获评住建部绿色低碳科技示范项目,企业正在全力打造建筑固废利用新标杆,助力太原“无废城市”建设。

建筑垃圾是城市中常见的固体废弃物,传统的处理方式是运输至填埋场填埋或自然堆放,这种做法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破坏人居环境。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山西太原、晋城位列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并逐步关闭原有建筑垃圾填埋场。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固废利用产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王利民告诉记者,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可以解决建筑垃圾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通过生产再生产品,减少城市建设对于采砂、采石的需求,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山安立德致力于固废再利用产品生产,是全国首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潇河产业园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规划用地80亩,预计投资5.01亿元,拥有年处理能力100万吨—120万吨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年产50万吨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线、年产10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生产线、年产100万平方米高品质透水砖生产线。该项目采用“移动式+固定式”处置方式,通过“多级破碎+多级筛分+多种分选”的组合方式,对建筑垃圾进行阶梯开发,生产出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取代部分天然砂石,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等绿色建材产品。

“再生混凝土是山安立德固废资源化的拳头产品,将建筑垃圾分选、破碎、分级后,通过设计配合比,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粉煤灰,矿粉等配比生成新型再生混凝土。结合山安立德引入的新型搅拌技术,这种混凝土品质高,质量稳定,已成功应用于周边城市建设中。”山安立德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荆伟说。

在运营过程中,山安立德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对建筑垃圾源头分选、过程处理及再生产品应用等进行系列技术研发,获取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并在实践中充分应用,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该中心还配套有全球先进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空气源热泵等节能技术及减碳设备,实现运营的低碳化,估算年可节约标煤2万吨,节能减碳效果明显。2022年被列入住建部科技示范项目、山西省住建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记者晋帅妮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