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日,来自福建省的陈先生在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使赵派出所办理了儿子的身份证。这是山西省公安机关办理的首例“首次申领身份证跨省通办”业务。按以往规定,首次申领身份证需在户籍所在地办理,从10月20日开始,非山西户籍居民在山西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无需回到户籍地,在居住地即可申领。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彰显出政务服务改革的温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水平得到了跳跃式的提升,从“一门办”到“一窗办”再到“一网办”,政务服务的效率越来越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但随着人员流动和企业跨区域经营日益频繁,叠加疫情影响,群众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需求愈发强烈。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启动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改革,公布了140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时隔两年,《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再次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也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注入了新的动能。
此次,“跨省通办”扩围,不只是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可以跨省办,异地电子缴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和待遇申请、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结算等22项政务服务都可以“跨省通办”,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在这个不断松绑优化的进程中,山西一域紧跟改革步伐甚至走在了全国前列。如,2020年11月,山西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颁出,太原成为全国第三个实现“跨省通办”营业执照的城市。2022年7月起,山西省直医保及11个市对5种门诊慢特病开通跨省结算功能,山西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实现市域全覆盖的省份。这些打破壁垒的改革举措无疑进一步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优化了营商环境,推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指明了方向。“跨省通办”作为政务服务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不断扩大服务事项的范围,而且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服务支撑。具体而言,要优化“跨省通办”线上线下服务,既要强化智慧赋能,改善群众网上办事体验,真正达到简单便捷、好办易办;又要对线下办事的群众开展帮办代办等“暖心”服务,不让群众因不熟悉流程而“闹心”。“跨省通办”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也离不开省级统筹、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必须夯实打基础和利长远的工作,完善“跨省通办”事项标准和业务规则、加快与各类平台的深度对接融合、增强数据共享支撑能力。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当前,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已超过1.2亿,“跨省通办”已成为打通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难点堵点的便民之举,温暖每个异乡人的暖心之策,也必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陈力方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