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正文
精准执好“三支笔”答好乡村振兴“基础题”
发表时间:2025-04-03 18:18:21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断奋斗。基层党员干部要围绕党建引领、壮大队伍、坚强产业三个方面因地制宜,齐心发力,答好乡村振兴“基础题”。
 
  以“党建之笔”引领好党建“思想题”。建好支部“堡垒”,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发挥党建引领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之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要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核心,严把党员发展观,健全联系培养、学习培训、实践锻炼、考核考察等各环节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组织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汇报报告制度,始终让党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处在制度和组织的监管中,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以“关怀之笔”培养好人才“队伍题”。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生力军”,积蓄乡村振兴力量。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必须从引才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吸引更多务工青年返乡就业。要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对返乡创业人员从土地、租金、贷款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坚持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就地取才”,坚持人才向一线集聚,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大舞台”上大展身手,在乡村发展中挥洒汗水,“智”撑发展,优化留住人才的环境,深耕人才生长沃土,画好人才“同心圆”。要提升乡村人才能力素质,推动乡土人才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制定乡土人才专项培育计划,优化乡村培训课程,努力打造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农业生产、田间管理、家畜养殖等方面的实用知识,不断提升乡土人才专业技能水平,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力。
 
  以“科技之笔”建设好产业“现代题”。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建设富足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产业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乡村振兴不能只限于“美丽”上,小农户生产收益有限、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要加强产学研究合作,搭建对接平台,引导产业主体主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级龙头企业沟通对接,引进新产品,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乡村产业,为乡村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多人才、技术助力。要抢抓互联网时代风口,加强“村村通网”工程建设,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乡村广泛应用。积极培育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农人”,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能、鼓足农民“钱袋子”,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农民群众的致富路更稳固、更持久,幸福感与获得感越来越强,让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甜头走出地头。(郭涛)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