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山西省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指南(第一版)》出台
发表时间:2025-04-05 08:36:13来源:山西晚报

充分发挥社区兜底功能,建立特殊老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应急保供机制,支持物流快递、电商、外卖企业与保供企业应急配合机制……11月2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我省出台《山西省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指南(第一版)》,多措并举打通堵点卡点,做好“最后一百米”配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指南》要求,要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社区的兜底功能,完成小区内“最后一百米”配送。必要时安排全市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等就地下沉一线,补足小区、楼栋内物业、志愿者等内部配送力量。各区、县建立重点人群应急保供机制,了解居家情况及生活需求,对于高龄、空巢、独居等特殊老人,以及病、残、妇、婴等困难群众,要采取电话或上门方式,帮助预订、采购和提取生活物资,重点解决药品、个性化商品需求服务保障,确保重点人群生活必需品保障到位。

要科学设置配送站点。封控区、管控区要组织社区设置自提点、无接触配送点等便民设施,允许快递、外卖等在小区周边设立临时站点,采取居民自提、社区配送等方式,保证终端畅通。通过标准化蔬菜生鲜包等方式,推广线上购买模式,支持配送企业推广使用无人车、无人机等新型投递设备。

要优先将疫情防控、人员管理、仓储调拨、分拣配送能力强的大型生鲜电商平台、分拣中心等纳入保供队伍;优先将大型专业配送、本地生活电商企业纳入保供企业,发挥其配送人员(骑手)专业性强的优势,开展无接触配送,减少社会人员流通。指导生鲜电商企业在平台设置“电子围栏”,与线下配送互为补充。

同时,《指南》提出,要梳理保供供需能力。科学测算生活必需品消费量,按照每人每天不低于“1斤蔬菜、1两油、1个鸡蛋、4两肉、5两米(面)”计算,生活必需品商业库存原则上不少于7天;摸清正常情况下生活必需品货源分布、渠道构成及日均可供应量。

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视人口规模情况,按需增加政府储备,适当调增生产企业储备与商贸企业库存。筛选出一批农产品生产供应保障企业和一批重点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企业,形成应急保供企业库。创新建立市县两级商品联保联供合作机制,强化生活必需品常态化保供保畅,加大跨区域采购力度,全力稳定市场供应。

组织商品供应。指导、组织保供商超、电商平台等开展“特价菜”“蔬菜包”“平价团购套餐”等销售,动态优化可选品种范围与套餐品种结构,并及时与供货商做好供需对接,加强与社区衔接,线上线下同时接单,确保供应充足。紧急情况下,按低于市场的零售价格,向居民优惠提供政府储备冻肉。

优化防疫通行措施,解决物资运输接驳问题,协调运力短缺问题。(记者 王爽)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