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 > 正文
教育帮扶新实践 贾庄村旧貌换新颜
发表时间:2025-04-03 18:14:59来源:山西日报

近年来,浑源县西留村乡贾庄村是山西工程职业学院驻村帮扶村,为了打好乡村建设基础、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学院从转变发展理念、打造创新产业、改变环境卫生等方面对该村进行了针对性帮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关系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在此,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的感受,结合学院的教育帮扶实践,我们谈一谈在乡村振兴方面,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用党的新思路、新要求、新理念来指导乡村治理工作实现新跨越。

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是近年来一个热议的词汇,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无论是对于国家均衡发展还是老百姓的福祉,其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而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是重要的环节,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乡村振兴的水平。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都能领会到党中央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只有环境治理好,才能够使得村民的幸福指数有保障,为此,我们潜下心来认真审视帮扶乡村的发展模式,深入思考应当如何去践行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在教育帮扶活动中,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安排建筑与测绘工程系教师团队到贾庄村进行了测绘与乡村规划工作,院团委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师生团队主动承担了贾庄村主干道居民墙体彩绘工作。同时,为了科学做好村庄规划设计,打好乡村建设基础,学院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动员各方力量,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群策群力,集中力量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做好垃圾及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促进村庄清洁工作常态化。突出抓好厕所改造、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三个重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对乡村环境进行定期集中整治,美化村民居住环境。

在此项工作中,一方面要切实注意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规定,确保所有环境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实施都在有序高效框架内,严格贯彻落实环保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要发挥教育帮扶的特色,做好意识引导和宣传教育,并在工作方式、措施上积极创新,提高广大老百姓的环保认同感。

将产业创新注入乡村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振兴而言,要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立足资源禀赋,聚焦“补足短板,放大优势”,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创新来实现。

围绕打造“生态之村、富民之村、文明之村、可持续发展之村”的战略定位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经多次调研,制定了帮扶贾庄村依托贾庄水库天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水产养殖的产业创新方案,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为抓手,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及核心发展能力,强化价值创造,保持规模合理增长,帮助贾庄村不断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夯实安全稳健发展基础,进一步彰显特色,调优结构,强化治理,提高效率,推动乡村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更好、更优的发展。

沉下心来研铁砂,低下头来推磨盘。在下一步工作谋划中,我们将进一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渗透于乡村建设工作中,紧紧抓住产业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发挥学院自身优势,实实在在为村民谋福利,扎扎实实打牢贾庄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民心

抓好民主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移风易俗三大任务,是加快提升乡村治理面貌的重要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白在深入学习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意涵上,我们要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什么、提倡什么,然后结合乡村振兴实际,应当以什么样的价值准则要求村民,并据此对乡村核心价值观进行适当的扩充,作为村民应当遵循的价值判断。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在教育帮扶中,先后两次派学院思政部骨干教师到贾庄村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讲座,积极引导观念转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村民决策水平,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随着此项工作不断推进,我们将以村民满意为目标导向,以基础建设完善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抓手,全面推动乡村实现新常态下的特色品牌建设。具体而言,一是积极打造党建新品牌,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机制中落实党组织前置讨论制度设计,有效把握各类重大事项,切实强化党组织“把方向、管大事、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推动乡村快速发展、持续实现安全稳健运行。二是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全村改革发展输出更多能量。三是积极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工作,对现有的乡村集体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适应发展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引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作者: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茂林)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