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正文
泽州县巴公镇:“厕所革命”为幸福生活“加码”——巴公镇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综述
发表时间:2025-04-19 18:19:28来源:融媒在线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事关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泽州县巴公镇持续关注民生短板,将“100个公厕”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注重增量扩面、提质升效,全镇建成一批焕然一新、卫生环保的文化公厕、智慧公厕、主题旅游公厕,既有“颜”更有“质”,不仅扮靓了人居环境,有效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为加快“五城”建设提供了生态支撑。

人性化设计

提升为民温度

巴公镇围绕实现镇区“500米如厕圈”和村(社区)“步行15分钟有1座公厕”的目标,坚持高点定位、科学选址、精心设计、精细管理,不断优化公厕整体布局,提升民众如厕体验,相继打造了一批高品质公厕。

在镇区中心地段民生路与巴原街交叉口“口袋”公园的公共厕所刚刚开放,便赢得了众人的关注。

“真没想到公厕能修在这种黄金地段,以前我们来镇上办个事,上厕所很不方便,这个公厕24小时都开着,真是再不用担心找不见厕所了。”前来镇区购物的村民一边和同伴闲聊着,一边坐在公园的休闲椅凳上,张望着城际公交车的方向。

新建成的公厕从外观造型的美观大方、到内部装饰的精细贴心;从形状各异的温馨提示、到生动形象的宣传标语;从生机盎然的绿植、到方便的置物架;从平整干净的地面到各类智能装置的配备,处处让人感觉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温馨。没了以往公厕的狭小拥窄,没了以往公厕的臭气熏天,如今这一方小天地“别有洞天”,手机扫码取纸机、感应水笼头,人体感应冲便器、通风供暖系统、空气净化装置、冷热交替供水科技感十足。人性化设计更是贯穿每个角落,安全防滑垫、残疾人坡道、安全警示牌、电动风干机……其中,增设的“第三卫生间”还配备了儿童安全座椅、大小坐便器、高低洗手盆、安全抓杆等措施,在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的同时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从细微处提升群众幸福感。

精细化管理

增进颜值靓度

“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公共厕所增量提质后,该镇环卫部门相继制定出台了《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公共厕所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公共厕所作业规范》《公厕管理考核评分细则》等一系列公厕管理制度,组织公厕管理员开展上岗培训,熟悉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和智能设备操作方法,确保每名管理员合格上岗。同时采取跟进式服务,每个公厕配备2人,24小时轮换值班,入厕人员离开后立即跟进,及时擦洗清理,所有公厕随时经得起检查,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异味,水通、电通,灯明)标准。

在完善公共厕所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在有条件的公厕旁增设了“爱心驿站”,配备微波炉、空调、饮水机、工具箱、应急医药箱等设施,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及行人提供座椅、开水、充电、雨伞、书报等优质免费服务,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的同时,“爱心驿站”也成为了集文化、公益、便捷、应急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共享空间,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家”。

配套化服务

加大创文力度

巴公镇是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辖区内东四义村、南山村也分列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和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录。今年以来,该镇再次吹响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村镇目标“集结号”,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转化为创建文明村镇的“责任清单”,紧紧围绕狠抓厕所革命项目工程进度,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攻坚战,助推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

全镇先后启动一村、二村、四村等17个行政村的“三网”改造工程,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生活质量。“三网”改造工程实施以来,共铺设供水管线约30公里,铺设污水管网11.6公里,同步实施农村厕所改革4689座,修建污水处理站12处,25个村已全部实现污水处理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全镇(涉及的)9个村6064户的1.73万人实现安全饮水,保证水量水压充足,水质检测合格率达100%,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提质改善。同时,借助农村“四块地”改革契机,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景则景”,因地制宜做好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结合文章。全镇共盘活农村闲置土地80余亩,绿化美化小游园、小景观30余处,建成文化广场、廊道50余处,栽植各类树木3000余株,拆除违建3000余平米,硬化出村道路、道路周边小型停车场等2000平米,镇域颜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厕一景、一厕一品,巴公镇让“小厕所”改出“大民生”,为城镇文明增亮添彩的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张莉邢琳婕)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