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祁县昭馀镇近年来紧紧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契机,在建强组织、盘活资源、创新治理上持续发力,坚持农业打底、支部带头、能人冲锋,有效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不断为乡村振兴提劲赋能。
强经济,谋发展,构建百花齐放新格局。昭馀镇刘家堡村过去经济发展实力薄弱,空有集体用地而缺少支柱性产业,面对发展窘境,昭馀镇党委通过专项研究,针对实际情况喊响了“创新路径抓机遇,脚踏实地谋发展”的实干口号,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引进水墨诗词文化创意公司,以王维故里文化品牌,创建文旅+三产融合的新型农业复合型生态新格局,绘就了“昌源明珠翠屏间,水墨小镇入梦来”的艺术农村景象,通过有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挖掘村集体经济“火车头”作用,带动刘家堡村民的宅基地和其他土地等“节节车厢”有效流转。
有了刘家堡村的示范经验,昭馀镇党委、政府继续以多元化发展为路径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攻坚”计划,逐村定性定向,将村级集体经济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形成有效动力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唱主角、挑重担、做示范。通过聚集优势怎么“长”,因地制宜,北关村融合历史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金优势成立豆腐脑加工厂;聚焦实力怎么“强”,多点开花,下申村延长玻璃产业链条,成立村办项目,祁城村抓住“清化收”行动的有利契机,激活沉睡资源资产等;聚焦形式怎么“新”,独辟蹊径,西六支村响应省校合作与山西农业大学制定振兴方针,南关村探索直播带货形式掌握网红经济等。
抓党建,促融合,发挥示范带动新作用。为了扎实推进组织建设,昭馀镇要求各村以设置科学化、运行规范化、服务高效化、工作精细化“四化”为抓手,打造一堡垒五中心,同时引导各基层支部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把党员现实表现转化为看得见的“硬指标”,让党员模范作用发挥量化为可操作的“标杆尺”。镇党委通过采取专项检查、随机调研、适时督察等方式加强工作推进情况,目前已经完成前三季度评比,全镇针对表现优秀的农村党员103人进行精神表彰激励,对得分较低的党员41人进行教育引导、整改提高。
除了调动农村党组织建设积极性,昭馀镇创新思路,打造非公党建发展特色金字招牌,以老牌企业宏艺支部为核,精选9个龙头支部贯穿108国道、东环路、东夏线三路为轴, 17个非公支部为点,形成“一核三轴多点”的“Z”字型廊带建设发展新格局,通过辐射示范带动,推动非公支部运行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融合到农村党建发展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上,实现党建提升与农村发展的双赢目标。
聚人才,创优势,展现一心为民新风范。“自从微网格运行以来,村里的工作是越来越好开展,群众的事情是越来越快解决。”西六支村支部书记高健在镇两委主干工作例会上说到。昭馀镇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将辖区内所有村(社)划分为642个微网格,主要由基层支部党员担任网格长,实行“网格+网络”双网合一,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村民开展不同宣传方式。通过精准掌握包联网格内居家隔离户、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五保户等重点人群信息,实行“挂图作战”动态管理,配合县级推出的“昭馀格事”微信小程序,为工作开展、民意上传、问题反馈搭建了绿色通道。
昭馀镇的基层治理成效提升不仅仅显示在为民服务上,更落实在和谐人文环境营造中,通过召开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动员会,组织公开综合行政执法遴选考试,并由组织、编办、人社、司法四部门联审,组建1支22人的乡镇综合执法队伍,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力争实现管得对、管得住、管得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已累计行政执法40余次。(梁赟)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