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 > 正文
产业兴旺村民富 生态宜居乡村美
发表时间:2025-04-03 18:13:14来源:山西日报

虞乡镇坦朝村村民正在加工柿饼。本报通讯员摄

走进永济市虞乡镇坦朝村,眼前宽阔柏油路直通巍峨五老峰,间间田园民宿错落有致,树树橙红的柿子缀满枝头,一簇簇,一串串,像一盏盏红灯笼,点缀着隆冬,温暖着岁月。

“这几棵柿子树是留着观赏用的,其他柿子早变成钞票装进百姓兜里了。”看着柿子树,坦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有斌言语间满是自豪,“我们村种柿子已有上千年历史,仅百年老柿树就有631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坦朝村创新实行“党支部+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党支部领办成立了永济市永发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统一育苗育种、采购农资、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代收代销的运营模式,形成了从培育、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使村民种植柿子变得容易起来,收入也有了保障。“自己种的柿子不愁卖,收了柿子还能在村里柿子产业园打工,不出村就有两份收入。”正在将柿饼装盒的坦朝村村民程朝霞笑意写在脸上。

坦朝村紧靠五老峰4A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如何把柿子变成游客手里的抢手货,合作社给出的答案是: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王有斌的努力下,坦朝村的柿子产业链不断拉长,培育了“虞柿红”品牌,形成了优质鲜柿、柿子饼、柿子醋、柿子酒等4个系列的8种产品。靠柿子种植这把“金钥匙”,成功开启了坦朝村果农增收、产业富农、致富奔小康的大门。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富‘口袋’,还得有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虞乡镇党委书记杨雷对虞乡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虞乡镇村民对乡村建设的期盼,也是虞乡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目标。2022年以来,虞乡镇充分发挥五老峰、南梯和坦朝3个村位于景区周边、地域相连、集中连片的优势,用心谋划文旅、生态康养融合发展,扎实开展中条山北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绿化提质16.7公里,美化镇区沿街房屋立面、广告牌匾543块,硬化镇区花园路500余米……

村容干净整洁,道路平坦宽阔,游园宁静祥和,经过治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逐渐呈现在虞乡镇村民眼前。“现在逢集赶会来虞乡镇的人都夸我们好!”在集市上摆摊的郝红鸽啧啧称赞。

本报记者周明飞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