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正文
朔州非遗在传承保护中焕发生机
发表时间:2025-04-19 18:12:53来源:山西日报

1月18日,漫步在朔州老城青荷轩小区的朔州老城非遗民俗园里,琳琅满目的非遗实物、精彩的非遗表演,让人感受到朔州非遗的多彩魅力。作为利用4套四合院整体规划打造的朔州老城非遗民俗园,该园区以“民俗记忆”为核心,集创作、制作、展示、展销于一体,共展出朔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展品近600件。

朔州老城非遗民俗园只是朔州市开展非遗保护的重要成果之一。近年来,朔州市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工作中,为提升广大群众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水平,朔州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非遗宣传活动。通过机关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展示朔州非遗保护项目;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国家及山西省重大宣传展示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朔州传统鎏金技艺相关展品参加文旅部在上海举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组织应县梨花春、踢鼓秧歌、编织绳艺、怀仁羊杂等,参加山西省第一届、第二届非遗博览会。该市还持续开展非遗展演进景区、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并积极举办朔州市各乡镇、街道文体干事和主管领导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对非遗法律法规作为学习重点进行培训。

为加强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朔州市还陆续公布了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朔州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9项、市级项目233项、县级项目301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基本建立。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保障非遗保护工作正常开展,朔州市将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而为了更好地进一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朔州市还先后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600多万元,市县财政同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为朔州市各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奠定了较为良好的物质基础。

在重视项目传承保护的同时,朔州市十分重视非遗展示传承场所的建设。朔城区设立了朔州大秧歌传习基地;右玉县设立了晋北道情戏传习基地;应县设立了梨花春酒传统酿造技艺传习基地;怀仁市设立了怀仁旺火习俗展示场所。朔州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非遗调查。朔州市文旅局及六个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建立了非遗档案及其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朔州市文旅局梳理编写了《朔州非遗基础数据汇总》《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线索(朔州部分)》,“朔州文旅云”专门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对朔州市非遗资源进行详尽介绍。(袁兆辉 郭志清)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