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格局发展要义,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思想上主动“站高一阶”,行动上坚持“脚踏实地”,为民行始终“充满温度”,用实干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描绘复兴发展“新景象”。
思想上主动“站高一阶”,抢抓机遇、化危为机。
赶考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无风无浪,必然面对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党员干部要自觉在思想上多想一步、想深一层,树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能够从我们党披荆斩棘、不懈追求的探索道路上汲取发展经验,从其他地区的发展示范建设中总结发展规律,把凝练的经验和规律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在新发展阶段里,要谨防机遇擦肩而过,不断增强机遇意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思想“先行”抵御风险挑战,以下好“主动棋”消解问题“萌芽”。党员干部要把创新的理论成果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善于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用“思想的光芒”照亮奋进征程,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无惧时代变化和风险挑战,以“前瞻思维”做好“精准应变”的准备。
行动上坚持“脚踏实地”,唯实唯先、久久为功。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应有的作风,凡事都要以务实的态度去做,脚踏实地、功在不舍,才能把事做得成、干得好。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事业无论大小、难易、多少,都是在不舍点滴之功、不舍奋进之步中干成的,一项项政策举措在实践中“落地”,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动能在实践中凝聚,我们心中远大的理想在追寻和奔赴中得以实现。要强化激励机制,真正让想为者敢为、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敢于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把政治可靠、担当作为的干部用起来。以夙夜在公的精神状态和笃行不怠的奋发之姿沉心干事,把优势做得更强,将短板和弱项补齐,厚积事业发展的大底气,推动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为民行始终“充满温度”,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既离不开群众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厚氛围。“民之所忧,我必思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民生事业上,党员干部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激扬不懈奋斗的豪情,从医疗教育、环境整治、就业创业等群众关心关切事上着力,我国民生保障尚存短板,社会治理尚有弱项。群众对各方面要求提高了,对我们事业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容忍度降低了,对提高我们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能力,强化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补齐短板、强化弱项之责任,都是件好事,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交出更加优秀的民生答卷。要扎根基层、融入群众,主动拜群众为“师”,汲取群众之“智”,聚焦群众的实际需要夯实民生事业基础,在回应群众关切、办好群众实事中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推动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