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奏响旅游发展“春之曲” ——运城文旅赴泉州推介招商侧记
发表时间:2025-04-04 12:19:31来源:山西日报

春已至,花正开,正是奋斗好时节。3月17日,来自福建的关公文化交流首发团从泉州出发,抵达运城,开启一场“关公文化之旅”。

这场旅行是继运城市2月18日至19日在泉州举办文旅推介会后,首批泉州游客与关公故里的“春日之约”。

从黄河之滨到东南沿海,这是一次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这是一场共赴美好的招商盛会,这是一次共赢发展的全新启航。此次旅游推介会的成功举办,运城向广大企业和企业家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投资运城正当时。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对运城的印象,那一定是‘震撼’。”当时,在泉州大剧院看完《关公颂》演出的泉州市民李雪琴激动地说,这次她也在首发团里。

运城和泉州虽然地理空间上远隔千里,但有一条融于血脉的精神纽带、一种共同信仰的文化情感,把两地的人民紧密相连,这就是关公文化。

每天清晨,泉州最大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一——通淮关岳庙准时开门迎客。

千里之外的运城,是关公故里,有着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是关公文化发源地,也是关公文化最兴盛和密集的地区。

“一个地方的政策、措施或许可以复制,但文化、历史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学不来,也拿不走。我们通过深厚的文化底蕴浸润人心,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感召人、打动人,这样企业家才会‘来了还想来、来了不想走’。此前的泉州文旅推介招商,就是要以弘扬传承关公文化为纽带,共叙真挚友情、共绘发展蓝图、共筑美好未来。”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峰说。

为了提高推介招商成效,运城文旅必须转脑筋、换思维,从新角度寻新出路。从“运城在哪里”“运城有什么”“两地的城市机会清单”“运城的诚意清单”四个维度谋划了专题招商推介。

1月22日,作为推介招商活动之一,135件(套)关公历史文物,穿越历史烟云,带着沧桑印迹,远赴千里,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展出,这些文物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春色春韵中映衬和凸显忠义精神,将关公故事娓娓道来。一场展、一座城,让河东大地的文化印记更为鲜明;一件件文物、一批批游人,联袂讲述着新时代的关公故事。

“历观史记英雄将,谁似云长白马功。关公在我们泉州,不只是一种信仰、一份寄托,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站在彩绘木雕关公坐像处看了良久的泉州市民张亚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关公精神贯穿了我39年的人生历程,关公文化也浸润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看了展览后,对关公有了更多的了解,来运城真实感受一下关公文化的氛围。”

说起一个月前在泉州演出的民族交响乐《关公颂》,“大鼓槌落,战马的脚步急促而坚定;琵琶声起,将军的意志坚定而决绝……”恢弘大气、引人入胜的演奏,让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长陈庆元激动不已,“关公也代表我们闽南文化与运城文化的结合,我感觉很震撼、很有魅力,用这种形式来展现关公文化,很经典。”

“关公故里晋是好运”。此前的推介会上,厚重大气的文物珍品,诚意满满的招商推介,极富特色的文艺汇演,以及精彩纷呈的运城文创非遗产品等,充分展示了关公故里运城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底蕴和好客、开放、充满活力的姿态,为泉州人民呈现了一场亮丽多彩的文旅盛宴,再次开启了运城、泉州两地共同弘扬关公文化、谱写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运城,诚意殷殷;企业家们,信心满满。

五千年的文明滋养,为河东大地遗存下数不尽的历史传说、文物古迹和异彩纷呈的非遗传承。这些根植于民间的绚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河东文化增添了独具特色的魅力。这些浩瀚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运城传统文明的结晶,更是运城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财富。

群山出材,巍成广厦;众流合注,霈为大川。随着一次次握手洽谈,一次次落笔签约,运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朋友”也越交越多。

记者王荔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