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正文
阳泉:弘扬文明新风 凝聚奋进力量
发表时间:2025-04-18 16:55:51来源:山西日报

阳泉新貌

擦亮“红色品牌”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城市的“美容师”

2022年度“新时代阳泉好少年”

节俭宣传

清晨,红色景观大道彰显鲜亮底色,整洁的城市街区秩序井然,社区、小区呈现出一派清新整洁的景象,街头巷尾文明氛围日益浓厚,“中共创建第一城”的金字招牌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漫步阳泉市的大街小巷,文明景象时时浮现在烟火气息中,让人如沐春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阳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聚力攻坚城市品质提升,成功创建“山西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2021年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接续开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历程。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靠民,一幅景美、人和的文明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上下齐心 绘就文明蓝图

2021年,阳泉市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自此,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

统筹谋划“一盘棋”布局。阳泉市将文明创建工作,尤其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评。成立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指挥部,市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市长任总指挥,市级领导任副总指挥的指挥系统。指导建成区各县区成立创城办,设置常态化创建机构,形成“一把手”牵头、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宣传部(文明办)创城办组织协调、各部门全力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共创文明城市的工作导向。

责任落实“一竿子”到底。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体系,层层分解指标、逐级压实责任,县域、街镇、村居三级联动、全域推进。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推动创建任务有效落实。市级出台《阳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按照“2021年稳步推进,2022年夯实基础,2023年巩固提升”的实施步骤,制定12项行动任务,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各片区各部门日常工作。发挥条块结合的枢纽作用,协调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压茬推进创建任务。

全民参与“一张网”覆盖。用好“12345”政务热线、“随手拍”等平台,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创建、监督创建、推动创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总数155561人,服务时长47776小时,志愿服务队伍945个。开展第五批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确定城区义井社区等22个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打造阳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33个,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有声有色。

系统治理 彰显城市品质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最细微处改变着阳泉人的生活。

紧盯“老问题”不放。聚焦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坚持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诉求最集中的“顽瘴痼疾”开展集中整治。印发“三整治一行动”工作方案,聚焦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宣传广告大整治和市民文明行为再提升行动,开展常态巡查8万余处(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95000起。持续做好公益广告整治行动,安装户外大型龙门架广告10处,新增灯杆道旗广告287处,建筑围挡新增公益广告约1600平方米,重点点位更新、更换公益广告360余处,公益广告大幅增加。开展市民文明礼仪集中培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加大非法小广告、小区楼道堆料堆物、车辆乱停乱放、“门前三包”等专项整治行动,出动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志愿者10余万人。

面对“新问题”不让。针对空中线缆、电动自行车上牌、驾乘人员戴头盔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要求,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共出动警力5万余人次,劝导交通轻微违法24万余人次,查处交通违法95000起,设置多个电动车便民上牌点,共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业务21000余辆。开展空中线缆专项整治,设立“交通场站和空中线缆整治组”,工信部门牵头,三大运营商种好“责任田”,属地管好“自留地”,合力清除空中“蜘蛛网”。

遭遇“难问题”不惧。针对群众参与度、支持度、满意度不高,文明城市调查问卷评价较低等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现状的“难问题”,阳泉市持续在推动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发力,从而争取群众支持创城、参与创城、主动创城。加大创城宣传力度,每日在单位工作群、社区小区业主群、志愿服务工作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群推送创城信息。用好“两中心一平台”、基层宣传栏、公益广告等群众身边的载体,推动创城工作在市县媒体广泛宣传,持续营造创优争先、共建共治共享的创城氛围。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6个所、777个站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重要阵地。在《阳泉日报》、阳泉广播电视台推出专题专栏,不间断、高频次开展创城宣传。在最近随机抽取的10个社区开展问卷调查,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测评指标的评价,满意度占比98%,群众创城满意度持续提升。

全域提升 推进城乡联创

坚持以市带县,市县联创,对辖区平定县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强化指导督促,不断提升全域创建水平。坚持城乡联动,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市级以上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606个,其中省级143个,全国31个。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文明村镇风采展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市行政村全部建立“四会”组织,有效整治了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现象。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动员城乡居民积极支持创城、参与创城、服务创城。每年举办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集中表彰,形成群体效应,15万注册志愿者温暖山城,带动市民见贤思齐、广泛响应。市红十字会救援队、城区“小候鸟助飞行动”志愿服务项目、郊区李家庄乡甄家庄社区、盂县城镇社区办事处花园社区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涌现。突出模范典型选树和引领,2022年评选出第七届阳泉道德模范12名,道德模范提名奖10名,3名同志被评为第九届山西道德模范(含提名),3人入选“山西好人”,4家庭入选“三晋最美家庭”,4名中小学生被评为“新时代山西好少年”。下一步,阳泉市将坚持高点定位再出发、聚焦关键再发力、精细创建再提升,不断擦亮文明阳泉的城市品牌,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文明创建启新程,文明花开别样红。在文明旗帜的引领下,阳泉人民正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昂扬的姿态,攻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努力谱写阳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篇章!

本版文图:阳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