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最美残疾人”、武乡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姜艳明,9岁时遭高压电击,失去了左臂,一瞬间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在人生道路上,姜艳明不停地奋斗,有过辛苦的汗水、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沉重的打击,也有过从头再来直至丰收的甘甜……他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的岁月无怨无悔。
一次偶然的机会,姜艳明在报纸上看到了没有双手的杨育鹏代表国家参加残运会的报道,这对他的触动很大。因为他从小也酷爱体育运动,于是便下定决心当一名体育运动员。1999年,在县残联的推荐下,姜艳明走上了体育的道路。通过勤学苦练,姜艳明多次代表省、市、县参加各级残疾运动会,以中长跑、标枪优势先后在湖南益阳、重庆等地举行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奖40余次、摘取奖牌20余块。
命运似乎还要考验姜艳明。正当他信心满怀地积极准备参加2008年残奥会时,一次训练中,他左腿受伤,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退役回乡。生活又给姜艳明出了一份必须解答的考卷,他开始了创办特殊教育学校的艰辛征程。建校之初,面对学校没有教师和学生的窘境,姜艳明拖着病体亲自上门聘请教师,逐户做家长的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老师到任了,学生招来了,教学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了,一所较为完整的特殊教育学校终于运转起来。当时学校共有教职工8名,残疾学生40多名,开设体育特长班和文化课综合班两个教学班,是全县唯一一所全封闭式的民办福利学校。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武乡县特殊教育学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19名学生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国家级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和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4金8银10铜的好成绩。特别是冯亚萍同学远赴荷兰、俄罗斯参加残疾人运动会,获1金2银,为全国、全省人民争得了荣誉,还被国家队选拔录用。
体育竞技成绩喜人,文艺展演也创佳绩。2019年5月,该校组建的22人大型经典朗诵团表演的《少年中国说》,在全国语言艺术(北京赛区)大赛中与来自全国40多个地区的2000多名选手角逐,获得金奖。
面对荣誉,姜艳明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将校址迁至距县城不足10公里的地方,新建了一座标准化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彻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学习环境;新建体育训练场所,解决了学生无正规的体育技能训练场地问题。
此外,他陆续开设绘画、剪纸、缝纫、木雕、编织、刺绣、手工制作、花卉修剪、美发美甲、保健按摩、计算机应用维修、电器维修、工艺品制作、电子商务、种植养殖技术和地方特色的烹饪、面点制作等职业技能培训班,让残疾人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学到一技之长,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记者李炼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