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43位晋绥散葬烈士“回家”
发表时间:2025-04-05 05:15:11来源:山西日报

3月31日上午10时许,晋绥散葬烈士遗骸集中安葬仪式正式举行,礼兵们抬着烈士棺椁缓步入场。田黎杨摄

盼魂归故里,迎英雄回家。仲春时节的兴县东会乡凤凰岭,青山巍峨,雄壮宽阔的晋绥革命烈士陵园犹如展开双臂的母亲,时刻等待着儿郎的回归。

3月31日上午10时许,晋绥散葬烈士遗骸集中安葬仪式正式举行。伴随低沉婉转的《思念曲》,86名礼兵抬着43具烈士棺椁缓步入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吕梁市委市政府、吕梁军分区、吕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职工代表及军烈属、学生和群众代表500余人一同迎接烈士回家。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全体人员向无名烈士三鞠躬,礼兵鸣枪,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随着《思念曲》再次低回奏响,礼兵们抬着烈士棺椁,缓缓走向安葬墓区。敬献花篮后,全体参加仪式的人员依次走上前,共同瞻仰了烈士纪念墓,并献上鲜花,表达崇敬之情。

近年来,吕梁市军地联合印发《吕梁市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按照“信息校核、规范整修、有效管护、宣传教育”全覆盖要求,对全市1563处烈士纪念设施应修尽修,不漏一处,让这些“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实现动态信息化管理,不断挖掘战斗故事,充分利用3处国家级、11处省级、24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领导干部、青少年团体参观红色实物展,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纪念地、烈士陵园等,加强对干部的党性锤炼和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王海明 马慧鑫)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