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聚青春之火 绘川底蓝图》——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发表时间:2025-04-03 18:26:10来源:融媒在线

有一群人,他们充满梦想、热情洋溢,他们奔赴乡村、助力振兴,他们是川底镇新招聘的17名到村工作大学生。问他们“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在他们各不相同的青春经历中,一个相同的答案呼之欲出:青春最美的模样,就是服务村民,创造价值的姿态。

即日起,“康养川底”微信公众号将开设《聚青春之火绘川底蓝图》专栏,将逐一记录我镇17名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工作实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他们,看一看她们的工作初体验吧~~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毋娆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由青年学子主导的五四运动,从此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开启了中国的觉醒时代。百年间时光飞逝,沧桑巨变。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的强起来,一代代人拼搏向前,砥砺前行,一代代人也渐渐老去,失去光彩,但不变的是无论何时,总有人正年轻,总有人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担负起时代的重托。如今,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生逢盛世,更要肩负重任,奋勇向前!

“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是上个世纪知青下乡的真实写照。迈入新时代,农村依旧是年轻人最好的“课堂”、最厚的“沃土”。到基层去历练,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年轻干部的号召,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我参加了“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于2023年1月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干。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从迷茫到清醒,从后悔到无悔,逐渐思索“如何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

放下架子,“脱掉长衫”

从象牙塔走出,迈入社会大课堂,身份的突然转换一度让我很难适应。高学历带给我的优越感,在发现所学知识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后被击得粉碎。我意识到,唯有放下架子,“脱掉长衫”,才能行稳致远。在日常工作中,去娇气、戒傲气,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学习请教,时刻保持“空杯心态”。跟村“两委”成员学习,让我了解到了如何与村民群众相处;与村内老党员,老干部交流,让我学会了怎样更快的融入环境,在村庄管理建设,群众发展致富上如何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好;在与群众的接触交谈中,学习到很多农业知识。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无形中为我增长了见识,积累了工作经验,帮助我克服了部分“本领恐慌”。

俯下身子,“接地气”

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中写到,“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在面对村集体这个已经形成的“熟人社会”,难免会难以融入。只有深入群众,多听群众的声音,才能更好地融入村集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各家各户去看看春耕,去听听民声民想。在入户宣传防火政策时,我主动与村民群众唠家常,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怨,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以调查了解到的实情,作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

迈开步子,“拒绝躺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没有实践、实干、苦干,青年人的梦想就都是空谈。我们要当敢于做梦的“梦想家”,更要当敢于造梦的“实干家”。一代代革命家、科学家们都是实践、实干才取得了伟大胜利、成果。一辈辈中国人民也都是实践、苦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出了“向往的生活”。作为一名村干,更要摒弃懒惰、浮躁,实干、苦干,才会把肩上的担子挑得“虽重犹轻”。要将个人的价值与村发展紧密连接,将小我融入大我,尽自己所能,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加油干。

策马扬鞭奋蹄疾,乘势而上正当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逢盛世,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福报,肩负责任,担起未来的担子,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让我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了乡村振兴努力奋斗!(毋娆)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