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走近“85后”英烈事迹义务讲解员王瑞娜:宣传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发表时间:2025-04-02 19:26:16来源:山西日报

“续延德走后的第二年,家里收到一封信,信里一个字都没有,只有这张照片。续延德走后的第三年,家里又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续延德的战友写来的,信里说,续延德已经壮烈牺牲……”在翼城县烈士陵园,记者见到一位扎着马尾、身着一身干练的套装、手持话筒的讲解员,正饱含深情地讲述着“续延德回家”的故事,聆听着王瑞娜的讲述,在场的许多听众都湿了眼眶。

“85后”的王瑞娜是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也是翼城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2015年,她主持的节目开设了“探访革命故地和致敬抗战老兵”专栏,这次机会让王瑞娜开始关注红色事迹和英雄,怀揣着对英雄的敬仰,王瑞娜成为翼城县烈士陵园的一名义务讲解员。

英烈事迹讲解员是连接烈士纪念设施和瞻仰者的纽带。王瑞娜明白,要想把陵园里烈士的事迹变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让他们的遗物变得有生命更有温度,让更多的人共情,就需要提高讲解水平,“如果每一个到烈士陵园来的人,没有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或者触动,甚至是思考,作为一名烈士陵园的讲解员,我对不起这些死难的烈士,我也对不起这份工作。”为了讲好先烈故事,王瑞娜加入了当地朗诵协会,切磋讲解技艺,学习讲解知识,与一批有相同热爱的人组成团队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义务讲解红色故事。截至目前,这个团队开展了近百场红色讲解。

“翼城县烈士陵园里有很多烈士和文物,他们背后都有值得讲述的故事,面对每一位烈士,我的工作不会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资料里,我都会尽可能找到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和他相关的人和事,尽可能地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认识他们。”续延德是翼城县人,是翼城第二高小校长,1947年参加解放战争,1949年在陕西扶眉战役中,带着战友浴血奋战,牺牲时仅23岁。2021年,续延德的后人以及翼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把烈士接回了“家”。为了讲好“续延德回家”故事,王瑞娜一直在奔波着。当联系到续延德的儿子续忠章老人时,王瑞娜第一时间赶往续延德老家——翼城县隆化镇唐村,“我从没见过父亲长什么样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对父亲的印象,都是从长辈那里听到的。”从续忠章老人口中,王瑞娜尽管没有很多收获,但感受到了烈士后人的骄傲。听说找到续延德的学生辛洪江老人后,王瑞娜去拜访了这位老人,“续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教的第一个字是‘家’,国家的家,家乡的家,老师让我们永远记得,‘有国才有家’。”在辛洪江老人口中,王瑞娜听到了另一面的续延德,她也把多面的续延德融入讲解词中,讲给更多的人听。

沿着烈士们的足迹,是在与烈士们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更能感悟烈士不朽的精神。“听烈士的亲人讲烈士的故事,走一走他们走过的路,看一看他们用过的物件,我便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他们曾经也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是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的人,这样普通的人,做出伟大的事情,才会让我们更加感动,讲述起来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王瑞娜作为人大代表,不忘关注红色文化和红色题材,今年她提出了关于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以及加大对烈士事迹的宣传等建议,希望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带着对英雄的崇敬,2021年,经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荐,王瑞娜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通过央视把“续延德回家”的红色故事,山西的红色故事,讲给全国人民。“这些年,不管是在陵园还是去各地讲述红色故事,每次拿起话筒讲解,我都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在翼城县烈士陵园,王瑞娜继续讲述着当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记者要佳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