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他们充满梦想、热情洋溢,他们奔赴乡村、助力振兴,他们是泽州县川底镇新招聘的17名到村工作大学生。问他们“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在他们各不相同的青春经历中,一个相同的答案呼之欲出:青春最美的模样,就是服务村民,创造价值的姿态。
即日起,“康养川底”微信公众号将开设《聚青春之火绘川底蓝图》专栏,将逐一记录我镇17名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工作实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他们,看一看她们的工作初体验吧~~
扎根一线建功业不负青春展作为
——庞雅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山西省委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正是推动人才“源头活水”注入基层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2022年我通过了泽州县村干考试,并于2023年1月10日到岗,正式成为了川底镇的一员。
生逢伟大时代,我们何其有幸,让“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在马坪头工作的这几个月,我才真正发现农村太需要年轻人了,有了年轻人,农村才能有绵绵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有人会问:这么年轻的小姑娘,怎么能在农村待得下去。而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川底人,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家乡有着浓厚的情感。想趁着自己年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信息的“传达员”。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地基坚固,大厦稳固。我们在基层工作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上级的各项政策是否按时按质的传达到老百姓当中,我们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这样才能保证政策宣传到位,不走样,才不会停留在形式主义上。作为村干更要时时接触基层,深入基层,实实在在地到群众中去,认认真真地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诉求和疾苦,上传民心民意。
当建设的“施工员”。在我到村工作的这几个月中,通过走街入户,发现村子里年轻人很少,大都外出务工,村里边都只剩下了老人。乡村要振兴,村干要当好排头兵,要发挥自身优势,率先扎进基层建设中去,要主动出击、敢于尝试,要与村“两委”干部团结互助,同党员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主动发现矛盾问题,多思考多调研多分析,制定可行措施,帮助解决乡村振兴重点难点问题。
当好群众的“服务员”。任职后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老百姓,我意识到想要融入村子,首先必须怀着一颗建设农村、服务农民的诚心。其次要在内心上接受农村,放下大学生和村干的架子,主动融入群众。村干的工作职责就在于为村子发展服务、为村民服务,要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办,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既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不仅阅历在成长,经验在丰富,而且岗位在改变,职责也在变化。但是我们将始终坚持谦逊的态度、抱着感恩的情怀,树立“学习、善思、实干”的理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当好乡村振兴的先行军。(庞雅婷)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