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 > 正文
“老顽童·庆六一”——乾启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在行动
发表时间:2025-04-02 19:12:38来源:融媒在线

5月31日,霪雨初霁,惠风和畅。泽州县下村镇的滨河社区“爱心大食堂”前人头攒动,彩旗飘飘中歌声嘹亮。明天就是万千小朋友盼望已久的“六一儿童节”了,这难道是节日的开场锣鼓吗?不是,此时人们看到的并不是蹦蹦跳跳的儿童孩子,而是他们爷爷奶奶辈的老人。老人们饱经风霜,聚在一起,是来参加一场独特的,由乾启慈善基金旗下的乾启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策划和组织的“‘老顽童•庆六一’滨河社区儿童节主题活动”。

乾启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由一群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年轻人组成,自服务队成立以来,他们以奉献爱心、关怀老人为己任,助力成立多个乡村社区爱心大食堂,多次下乡送温暖,足迹走遍泽州大地,受到了乡民的广泛赞誉。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将至,各个学区的学校极为重视,积极筹备开展庆祝活动,排演丰富多彩的节目,准备的热热闹闹。乾启公益志愿者服务队想到农村的留守老人,他们奋斗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守家在地,更需要社会的关注,热心人的关爱。于是,他们策划此次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从项目的选择,到资金的筹备,以及人员的安排,都井井有条,不仅适合老人的参与,而且富有创意有特色。准备就绪后,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点,赶在节日前夕,来到由四个偏远山村组建的滨河社区,在社区两委的鼎力支持下,和老人们在一起度过个不是儿童参加的儿童节。

年轻的志愿者们干劲满满,高效率地悬挂起横幅,调整好音响,摆上桌凳和水果,放开轻快欢乐的音乐,便开始迎接老人们入座。看到热烈的场面,老人们笑容满面。最先来到的裴庄的75岁的侯爷爷说,我从小没有读过书,也来没有过过儿童节,我不到十岁就学咕噜锅,跟着师傅在晋中浮山晋南曲沃一带学手艺,睡过桥洞要过饭。现在不仅每天在“爱心大食堂”吃免费饭,还要过过儿童节,真是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开心的不知说什么好。

大家入座后,志愿者给每一位老人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杨山村的杨师傅此时分外激动,78岁的他文革前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当过几年民办教师,他说,过去我们村的学校有二个班,都是复式班,二个教室,两个教师,一个教室里是一、三年级,一个班是二、四年级,那时大队每年给他记240工,每个工3毛钱,各方面的条件很艰苦,学校没有发展少先队,学生也没有戴过红领巾。今天补上了这一课,真是返老还童想不到。

社区领导和志愿者带队人分别讲话后,在主持人的安排下,老人们开始进行内容多姿多彩的活动。

在彩泥塑型环节,奶奶们各显身手,过去她们过节用面做惯了各种吉祥小动物,如今正好大显神通,捏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猪、狗、兔,还有一只凤凰。有一位捏的特别多,要不是有别的项目开始了,她就要捏出12属相呢。此时爷爷们大多只是看看。但是也有例外,有一对老人夫妻都会捏,女的捏了个鸡,一个捏了个猪,原来这是老两口各自属相啊。

在滚铁环环节,只见几位老爷爷主动上场,接过银光闪闪的铁环就去操作,这是他们童年的最爱啊。只是今非昔比,一个个笨手笨脚,不是铁环推不正没法滚动,就是铁环推跑了他们脚步跟不上,有一个铁环跑的太快竟然自己滚到了终点。奶奶们这时只能看看,但是看到混乱的场面,还是笑得前仰后合的。

在唱歌环节,又换成奶奶们的天下,你来一歌,她唱一曲,老人唱的多是老歌,虽然神采飞扬,但是歌词确实记也不住。有一位奶奶唱到:“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庄……”熟悉的曲调,难忘的岁月把大家带进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跳舞环节,大家都上,一会儿是交谊舞,一会儿是集体舞,好在很多老人有跳广场舞的经历,所以你上我下,转来转去,让人目接不暇。有一位老人人瘦小但精神头大,又特别开朗,不仅和奶奶们跳,也和志愿者跳,在“老鹰捉小鸡”环节时,他还当老鹰,上跳下串,很是热闹。

还有爷爷蒙住眼睛喂对面奶奶香蕉,还有打沙包、叠纸、挑棚等等……,在年轻的主持人的鼓动和把控下,节目一个接一个,高潮迭起,掌声、笑声、乐曲声,声声响成一片……,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志愿者们准备的奖品和纪念品,虽然准备的很多,但是节目参与的人更多,再多的礼品也挡不住如潮水般参加活动的老人们!

其中还有一个花絮,在活动现场,社区准备有一个“捐款箱”,接受老人们对办好美丽社区的捐助,很多老人不善手机支付,便会让会计登记下认捐款数,有的带有现金,直接现场捐款。这直接现场捐款的就有前面提到的从没有上过学、过过“六一儿童节”的裴庄侯爷爷,他现场捐了100元。我问他为什么捐款,他说,我住在这里,吃在这里,应该的。现在不像我们小时候了,今天有吃有穿有人管,开心快乐最重要,我也要向你们学习,感谢为我们老人做工作社区和做奉献的志愿者……。

我感动了,这就是胸怀,这就是格局,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不仅是社区老人侯爷爷的心声和感言,也是乾启公益志愿者服务队这些年轻人的情怀和作为,他们爱大家如小家,爱老人似亲人,践行了自己的口号初衷:“文明道德千万千,关爱老人排最先”!这正是:

华夏之花看少年,

更知国宝在身前。

泽州乾启滨河畔,

一片深情感九天。

文/刘庆庆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