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阳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社区农村,穿梭于困难残疾人家庭,行走在爱心传递的路上;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活跃着这样一个社会组织,他们倡导团结友爱、无私奉献、崇德扬善、助人为乐,黄马甲、绿徽章,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
5月19日,阳泉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阳泉市残疾人联合会在城市中心公园举办了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暨扶残助残表彰宣传活动。阳泉市扶残助残促进会荣获先进单位,该会会长李书智被授予“扶残助残特别贡献奖”。“扶残助残是我无悔的选择,行善积德是我做人的本分。”李书智手捧奖牌激动地说,话语间道出了他对扶残助残的执着追求,更表现出他从事这一爱心事业的欣慰和喜悦。
“阳泉市有近8万残疾人,持证残疾人3.6万余人,其中有2100多户脱贫残疾人家庭,目前有近7000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00余户是未解除返贫风险户,残疾人群体仍然是相对困难群体。”阳泉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富明介绍。这位从事政法工作35年的“老政法”,2021年4月来市残联就职,用他的话说,30余年惩恶扬善,如今行善积德,一生与善结缘。王富明说:“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出台了许多惠及残疾人的好政策,但如何汇聚社会力量,让残疾人有更多的获得感、融入感、关爱感,还需要我们做一篇大文章。”于是,成立阳泉市扶残助残促进会的点子悄然萌发。
阳泉市扶残助残促进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不接受直接捐助,无任何运行经费来源,他们全靠义务和奉献,为扶残助残搭建平台,为爱心人士帮助残疾人而牵线搭桥。
2021年底,山西中海国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亚光有意向残疾人捐赠,市扶残助残促进会迅速组织会员对全市困难残疾人进行调查摸底,将每户500元现金和价值500元的物品送到了困难残疾人家庭。佳林森耐火厂创始人杨文军主动加入扶残助残促进会,2022年春节前为家乡残疾人每户赠送5斤猪肉;在外发展的爱心人士冯旭看到扶残助残的新闻报道后,拿出2万元为本村残疾人置办年货。促进会借此发动全社会开展“迎新春、送年货”春节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行动,共有30余位爱心企业和人士参加,受益残疾人家庭300余户,实实在在让这些家庭过了一个“好年”。
“有了开局,更要有后续。”李书智说。促进会一帮人干劲十足,在利用传统节日和“助残日”等集中发动宣传的同时,努力把扶残助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他们主动与县(区)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残联组织联系对接,建立了困难残疾人家庭数据库,掌握每个残疾人的生活、康复、就业、服务等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
2022年9月,在阳泉掀起了一波扶残助残、爱心捐助的热浪。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2022年“99公益日”募捐活动。对此,阳泉市残工委、市残联精心组织,市扶残助残促进会广泛发动,志愿者设置募捐站开展线上募捐,走进机关、学校、企业、单位动员线下募捐,广大干部、职工、教师、医生、市民热烈响应。9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的助残募捐活动,全市有27个单位参与线下捐款,37449人次参与线上个人捐款,共募集善款661708.89元,收获“小市大爱”赞誉。
随后,在省残联和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阳泉市扶残助残促进会承担起这次捐款救助项目的实施工作。市扶残助残促进会召集志愿者深入开展需求调查,编制项目书,制定实施计划,逐户逐人采集信息,到相关部门单位开具证明,制作申请表格,在各级残联的配合下进行严格核实审查。
他们冒严寒、顶烈日,在春节前和5月“全国助残日”期间,两批次为两县、三区和高新区157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每户送去价值300元的米面油等慰问物品,为28名重度残疾人送上轮椅等辅助器具,为12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资金救助,对1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大病医疗救助。
“我们就是要竭尽所能,多维度全方位推进扶残助残,更多更好地福泽残疾群众,着力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书智说。
记者李炼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