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正文
北义城镇:“千万工程”引路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5-04-04 17:59:00来源:融媒在线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自全国上下兴起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来,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学习借鉴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久久为功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一、从“人”出发,抓好基层治理,党建引领,真抓实干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北义城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千万工程”是基层党建的试金石、磨刀石。该镇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选强配优村“两委”班子。高质量完成28个行政村“两委”换届,实现“学历升年龄降”,推动了农村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二是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建立薯米、果蔬产业支部的基础上,在上城公村组建成立全市第一个“农机党支部”,进一步夯实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促进了党建工作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三是群雁高飞功在头雁。凡是示范和整治工作搞得好的村庄,都有一个战斗力比较强的班子和真抓实干的带头人。北义城镇坛岭头村支书兼主任赵春并上任以来,带领群众修路、打井、建蔬菜大棚、种植大田蔬菜、安装煤层气、进行水网改造、改善村容村貌、解决群众就业等,通过不懈努力,将一个昔日的“乱村”变成了今天的“牛村”,为全镇各村树立了榜样。赵春并先后荣获泽州县优秀党支部书记、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晋城市劳动模范、最美女性、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二、从“美”出发,治理人居环境,村庄美了,心情好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千万工程”的先手棋。北义城镇瞄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集中供暖供气、村庄清洁、厕所改造、秸秆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一是示范引领,整村推动。全镇集中开展了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对镇区外立面进行了改造,统一更换了广告牌,规划了停车位,打造了镇区样板街。对208国道北义城段进行了绿化、美化、路面修复、整治取缔不规范服务网点、外立面改造等,使主干道沿线环境得到高质量提升。完成了7个村的污水管网打包工程,25个村4273户的改厕任务,已有12村实现集中供暖,28个村实现了集中供气。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离田3万余亩。各村对道路沿线、四堆八乱、河道周边、农户庭院等进行了清理整治,全镇打造了刘轩窑、沟东、东张村、西黄石等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其他村树立了样板。二是整章建制,长效保洁。全镇成立了环卫保洁公司,定期对公路沿线、垃圾填埋场等场所进行保洁和清理。各村成立了专门的环卫队伍,统一实行“垃圾不落地”,并号召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人人讲卫生、人人爱环境、全民总动员、乡村换新颜。镇环卫站每月对各村的环境整治、改善、保持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奖惩挂钩。

三、从“富”出发,大力招商引资,产业兴了,日子甜了

北义城镇始终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县委“四区一带一中心”产业布局和全镇战略定位,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抓实抓细项目带动,推动经济有力有序发展。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全镇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24个。先后招商落地总投资7亿元的中通快递(晋城)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总投资4亿元的晋城市万鑫顺达100兆瓦光伏二期扩容2个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推动实施义城农产品(红薯)产业园、鲁村小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百事佳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园、双玉农牧合作社肉羊养殖、泽州县鑫利养猪场等9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完成北义嘉园住宅小区一期、城公村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项目。新建北义城中心幼儿园、“两桥一路”,实施“河底、楼岭、西黄石”屋顶光伏发电,完成965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个民生项目。二是立足抓牢优势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强镇”的发展战略,全面融入“项目支撑”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动农业产业项目持续向前,实现农业产业从农户、合作社初始发展阶段跃迁到龙头企业牵引阶段。近年来,北义城镇先后同上海龙谷乡食品、五谷养生、百事佳、山东宝义兴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并顺利完成项目投资,建成3个农业产业园区和2个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为全镇的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到了依托。大力实施农业“特、优”发展,充分利用引进龙头企业的驱动作用,选育优良品种,推广规模种植。截至目前,全镇优质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谷子达到1万亩,并成功申请注册“泽州黄小米”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义城红薯”入选省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全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三是强化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圆链、延链、拓链、补链、强链”,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了“鲁村小米”系列精酿啤酒、“HiO小躺薯”“泽育丰”系列烤红薯、“龙谷仓”红薯粉、“义城红”三蒸三晒红薯干、坛岭头西红柿酱等各类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有力推动了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四、从“文”出发,振兴乡村文化,精神富了,劲头足了

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提升农民乡土自信,以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一是传承挖掘本土文化。围绕“薯米香飘•水墨义城”特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对全镇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历时两年整理出版《薯米之乡•北义城》一书。二是传承弘扬蔺相如文化。对莒山•蔺相如文化进行专项挖掘,整理了蔺相如墓、祠、庙等相关文化遗存,开展了“莒山•蔺相如”文化系列活动,为全镇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和修缮。进一步加大对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村庄的保护和修缮力度,支持西黄石、黍米山、下城公、鲁村等村积极争取古建修缮资金,全力打造古村落集中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

下一步,北义城镇将继续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做好“三农”工作大文章,努力在新征程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张莉晋宁)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