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西红柿成熟上市的时节。走进朔州市应县下社镇李堡村的蔬菜大棚,满目生机,郁郁葱葱,一串串西红柿挂满枝头,映衬着青翠欲滴的枝叶,格外亮眼。这些红色的果子,不仅激活了当地经济,更富裕了一方百姓。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经过多方探索,李堡村党支部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由李堡村牵头,成立了应县李堡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工艺先进、产能适中、价格优惠的西红柿罐头生产线。罐头厂采取订单式收购,每年可消化当地优质西红柿3000余吨,安置20名脱贫人员稳定就业,直接带动村民增收60万元。罐头厂逐渐形成以西红柿罐头为主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为把小小的西红柿发展成大大的富民产业,李堡村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打通西红柿深加工产销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走进李堡村西红柿深加工车间,成筐的西红柿经过预检和初洗,被送上生产线,经过九道工序,从原果成为可供长期保存的优质西红柿罐头产品,一条生产线一天可以消化西红柿3吨。整个西红柿罐头生产线最核心的部位是杀菌釜,这个环节把收购回的原料一部分进行切丁,一部分进行榨汁,把丁和汁汇集到杀菌釜里。杀菌釜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80摄氏度,当中心温度达到90摄氏度以上时为最佳。杀菌过程中,把原料里面的空气和水分排出,这样对西红柿的口感有明显的提升,能更有效地保证西红柿罐头的保质期延长。
随着订单量的持续增加,李堡村及周边村村民种植西红柿的信心和热情大大提高,家家户户就近便可以让自家的西红柿卖上好价钱。同时,加工车间还带动本村及周边村3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让广大村民感受到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卢宁)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