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走进朔城区南城街道办西街村,柏油路宽敞平整,墙面粉刷一新,地面新规划的停车位上整齐有序地停放着机动车,几个村民聚在一块儿聊天、拉家常,一派和谐祥和的景象。
然而,“头顶蜘蛛网,脚下泥水塘,垃圾随处倒,车辆进不了巷”,是过去这里真实的生活写照。村民苏云说:“改造前这里是土路,路边违建房满满的,一到雨天,泥泞难走。自从改造了以后,路也扩宽了,老百姓出来舒服多了,环境也好了。”
“面子”新了,“里子”如何呢?走进村民李玉娥的家里,问起如今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李玉娥甜甜一笑,打开了话匣子。“自从改造了以后,不用掏灰、烧炉子了,有了天然气,液化气也不用了,那会儿用液化气灌气也麻烦,这会儿可省劲多哩。”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与群众生活舒适度、幸福感密切相关。近年来,朔城区聚焦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从家门口的配套管网改造、周边街景美化等“小切口”入手,助力城市提档升级,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一个个在家门口悄悄“升级”的小幸福,正让老百姓从安居走向宜居、乐居。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近年来,朔城区按照“基础修补、规范完善、提档升级”的标准,拆、治、建、管“四位一体”推进,坚持“拆违”先行,全方位实施给水、排水、供热、供气、强电、弱电“六大管网”改造工程,同步跟进道路硬化、行道绿化、街巷亮化、街景美化“四化建设”,强基础、提功能、优环境。
如今,一个个老旧小区华丽“变身”,一排排老旧居民房换上“新衣”,老旧小区实现从“老、破、小”到“精、巧、美”的蜕变,让“面子”更靓、“里子”更实,在“住有优居”的民生保障方面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答卷。
据了解,全区2019年到2022年四年完成改造老旧片区22个,惠及居民1.07万户3万多人,改造老旧小区100个,惠及居民1.9万户5万多人。2023年,继续启动实施改造老旧片区2个,续建老旧小区11个,涉及居民1808户6000多人。这些跳动着民生温度的数据背后,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汇聚起来便是老百姓真切可触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李妍)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