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 > 正文
中国“00后”失学女诗人成长记:用“自修”照亮别样人生
发表时间:2025-04-03 18:02:29来源: 中国新闻网

  通讯:中国“00后”失学女诗人成长记:用“自修”照亮别样人生

   记者采访时,这位“00后”少女无奈地说,“由于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我的童年是在一种荒唐的环境中度过的。”

  “我必须服从母亲,必须在她的视线范围内。”李华说,“这也使得我无法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接受教育。”

  在无书可读的日子间,李华的外公想到了让她识字,于是就找了小学课本,没想到“老师”竟是她的母亲。

  “母亲曾经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她在头脑清醒的时候能教我拼音、文字、四则混合运算、方程式等。”李华苦笑着介绍了这段经历。

  在不间断地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中,李华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充实。

  “我用表姐的一部旧手机阅读了大量的电子书,认识了萧红、鲁迅、王小波、里尔克、莫言、余华等。”李华说,“渐渐地想到用笔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最好的方式是诗歌与散文。”

  与外界的第一次连接,是李华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她将自己略显稚嫩的诗作、散文发到一个文学群里,没想到被诗人徐厌等人所发现。

  徐厌将她的散文《农村的猫》刊登在《内蒙古女子散文双年选》中。她后来创作的《我家的动物世界》也被登载在内蒙古纯文学杂志《草原》上。

  出众的文学天赋,加上被外界赏识,李华的经历被更多人所熟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目前她加入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截至目前,她已在《诗刊》《中国校园文学》《西南作家》《特区文学·诗》等诗刊杂志发表20多首诗歌、散文。

  诗歌评论家霍俊明说:“有了诗歌这一特殊的说话方式,晓角在生活和诗歌之中就找到了一个入口和平衡点。这使得诗歌对她的生活起到了安慰剂和对话者的功能,自我和自我争辩产生的是诗。”

  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杨瑞芳老师受访时说,李华的天赋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失学诗人”,希望社会能给予更多关注。

  今年5月2日,中国著名诗人侯马等人得知李华的境遇后,专程赴张家湾看望李华,鼓励李华勇敢生活,能有更好的未来。

  侯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社会有责任,也应该有机制创新,给这样一个特殊孩子机会,使她能健康成长、自食其力,甚至在我们这样美好而伟大的时代,让她的文学才华有美好而重要的成就。”

  李华的事迹经媒体传播后,内蒙古教育部门已在考虑如何联合社会各界为其母亲治病,并设法帮助李华解决未来的上学问题。

  知名作家、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安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李华能够在社会的关爱下,冲破生活的困境,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开拓,真正像萧红一样,不拘泥于生活的磨难,而是从人生的困境中,提炼出文字的光来,这光虽然微弱,却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更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

  “我真诚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像她一样有才华的孩子,为他们的前进劈荆斩棘,清扫障碍。”安宁说,李华之小,是生命的小,也是生命的大,一粒微弱的种子刚刚萌芽,唯有细心呵护,唯有帮她解决实际的生活困境,才能成就她更为持久的写作。(完)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