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哈工大两项技术成果助力航天员成功出舱
发表时间:2025-04-18 15:13:45来源: 中国新闻网

   哈尔滨7月6日电 (记者 史轶夫)哈尔滨工业大学6日发布消息,在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武高辉教授团队和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成果,为保障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长时间的舱外操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反光镜是舱外航天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到扩展航天员视野的作用,其使用条件十分特殊,要求超薄超轻、可见光反射率大于98%,同时在空间辐照、冷热冲击、跌落冲击、硬质点磕划等条件下仍保持优异的光学指标。

  武高辉教授团队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学级铝基碳化硅(SiC/Al)复合材料技术,突破了传统反光镜径厚比的极限,创造了1:25的超薄纪录,经特殊的稳定化处理和镀膜处理达到设计要求,保障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顺利进行。

  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其中生命保障系统的氧气输送管路是航天员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的生命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

  此次空间站出舱活动时间长达7小时,与神舟七号出舱活动19分钟相比,舱外活动时间大幅增加,风险性更大。传统技术制造的管路存在大量焊缝,可靠性低,给航天员生命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材料学院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一院组成合作团队,采用发明的双调热介质成形技术,经过从初样到正样的两年多艰苦攻关,突破了壁厚均匀性控制等关键技术,最终成功研制出整体结构复杂异形氧气输送管件,消除了传统结构的全部焊缝,为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出舱活动期间的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完)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